-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概要1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
摘要:人名从表层形态来看,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但从深层实质上看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人名是文化的一种镜像和载体,它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审美情趣、风俗时尚、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门阀制度兴起、南北民族融合,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交相辉映的特殊历史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人名特点的分析来考察负载在其上面的特定宗教文化内涵。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名字 宗教 文化 士族
人名无可否认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任何人名都是由语言文字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的。但如果通过其语言文字表象挖掘的话,人名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人名与文化共生。当人名在民族历史、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稳定的共同体中出现时,人名就成为了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它能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思想、信仰、习俗、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及美学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士族文化兴盛、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战乱频繁造成的剧烈的人口流动不仅产生了新的文化因素,而且完成了传统文化的重新分野。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冲突、融合,互相吸纳而逐步走向统一。乱世喧嚣的历史表象背后,这种呈现在文化上的融合、改造、再生,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神速。与此同时,东晋之后大批北方的士族为躲避战乱而南渡定居,南方因此人文荟萃。士族文化如火如荼。世袭士族更是为了表其世代豪俊的非凡身份相互攀比、相互标榜。所有这一些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聚焦在魏晋南北朝人名上就使它流溢出了别样璀璨的光彩!
一.魏晋南北朝人名与儒家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分裂的年代。战乱频仍,社会极度不安定,中国思想文化格局趋于复杂化,儒学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即使如此,人们崇尚儒学之心不灭,儒学已经深入人心。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所以《南史》《北史》中俱列有《儒林传》,封建儒家思想仍大行其道。
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以“仁”为特点的文化结构形态。即把客观伦理化后作为识知对象,以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和谐为目的。人的价值通过“内省”表现,讲究社会性、重内省。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含蓄朴实,中庸节制,谦恭有礼,讲求温柔敦厚,含而不露,以谦和、深沉为美。封建伦理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教“父义、田慈、兄友、弟恭、子孝”还普遍被人们所遵从。所以这一时期见于正史上的人名用儒家字样者仍为时尚,名字中流溢出浓烈的封建儒家礼教色彩。常用的字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敬、温、良、恭、俭、让等等。《魏书·和其奴传》:“太安元年,诏群臣议立皇太子名。其奴与司徒丽等以为宜以德命名,帝从之。薛安都传附从子深传深,安都从子也。本名道深,避齐高帝偏讳改焉。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儒林传孙惠蔚先单名蔚,正始中,侍讲禁内,夜论佛经,有惬帝旨,诏使加“惠”,号惠蔚法师焉。”长生”等成了当时最具特色的起名字。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玄”命名作字的人很多,魏有夏侯玄,晋有王玄、张玄之、江思玄。许询和伏滔字皆为玄度、刁协字玄亮、郭象字子玄、王玄威、杨玄感等等。还值得注意的是,名和字相配的现象。如桓玄,字敬道,小字灵宝(“灵宝”为道教语,所谓“灵宝之方,长生之法”),北朝有李嵩字玄盛,小字长生。名、字、小字皆相应。《汉书·张良传》载张良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2037页)“道”字也成了道家术语,因此“道”就成了这个时代人取名字的特色字。晋简文帝二子名道生、道子,简文帝字道万。南朝有檀道济、沈道虔、丘道真、陶范字道则、戴逵字道安、刘宝字道真、刘恢字道生,王桢之小名思道。北朝有孙道登、王道翼、长孙道、夏侯道迁、由吾道荣,字景字道兴等等。真,也是个道家字。《庄子》出“真人”,意即仙人。“真”与“仙”字相应,所以南齐建安王萧子真字云仙。两晋南北朝有人崇尚修炼,企求会真成仙,故取“真”为名字的也大有人在,晋温峤字太真、山允字叔真、梅颐字仲真、桓亮字景真、。南朝有刘义真、刘子真、萧子真、纪僧真、刘灵真,北朝有陆真、拓跋真、尉太真、卢玄字子真。真与仙合,灵与仙谐。据《魏书·释老志》载嵩岳有“灵集仙宫”(3050页),这是道教胜地,由宫名知“灵”与“仙”相关切,所以“灵”也成了那个朝代起名的一个特色字。晋有孙灵秀,南齐有孔灵产,南朝宋有一位大文学家叫谢灵运。其它如丘灵鞠、崔灵思、刘灵真、程灵洗等这些都是南朝人。北朝有李灵、刘灵助、张灵符、魏广川王略孙名灵道、傅灵庆、弟灵根、灵越、冯亮字灵通、裴堪字灵渊、淳于诞字灵远等等。名字有“灵”成了一种社会时尚。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