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学心血管汇编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概述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微循环和静脉。本系统疾病尤其是心脏和动脉的病变,构成了对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严重威胁! 我国其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症(atherosclerosis) 概念: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性疾病。 病变特征:在大、中型动脉内膜下发生脂质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斑块致动脉硬化。 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在心、脑等重要器官引起严重的缺血性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理 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ox-LDL是最重要的致AS因子,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HDL)可抑制二者在内膜沉积并使其在肝内及血浆中降解而排泄;有抗氧化作用。 2.动脉内膜损伤 高血压、吸烟等损伤内膜。 3.继发高脂血症的疾病 4.遗传 5.其它因素 年龄、性别、病毒感染、肥胖 1. 脂纹 (fatty streak) 宽1~2mm,长1~5cm的脂纹或帽针头大小的脂斑,黄色,平坦或微隆起。部位:主动脉后壁和各分支出口处 Foamy cell 2.纤维斑块( fibrous plaque) 内膜面散在隆起的灰黄色、瓷白色的斑块。 3.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atheroma) 灰黄隆起斑块,深层黄色粥糜样物。 4.复合性病变 (1)斑块破裂:纤维帽破裂 (2)斑块内出血 (3)血栓形成 (4)钙化 (5)动脉瘤形成 (6)血管狭窄 主要动脉病变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依次为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升主动脉。 特点:管壁增厚、变硬 主动脉瘤 主动脉瓣膜病 无血流通过障碍 可伴发血栓形成 (二)脑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 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 病变:纤维斑块、粥样斑块 后果:管腔狭窄或阻塞 脑萎缩 脑梗死 动脉瘤 (三)肾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肾动脉开口处、近端主干、叶间或弓形动脉 病变:斑块 后果:狭窄或阻塞 肾萎缩 肾梗死 AS固缩肾 (四)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下肢动脉:髂、股和胫动脉等 病变:斑块 后果:狭窄或阻塞、间歇性跛行、萎缩、坏疽 (五)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斑块 后果:狭窄或阻塞、肠梗死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部位:左前降支 病变特点: 斑块呈新月形(血管的心壁侧) 多发性、不连续性 后果:狭窄或阻塞、分四级 概念: 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冠状动脉狭窄而致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HD) 原因: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耗氧量剧增 分类: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 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 概念: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剧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 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向左肩或左臂放射,每次3~5分钟,常有明显的诱因,用硝酸酯制剂或休息后症状缓解。 机理:缺血缺氧致酸性代谢产物或多肽类物质堆积,刺激神经末梢,经胸交感神经节和脊髓段传至脑产生痛觉。 类型: 1.稳定性心绞痛 2.不稳定性心绞痛 3.变异性心绞痛(Prinzmetal) 结局: 心绞痛发作多能在用药后缓解,多次发作可形成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概念: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区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和/或斑块内出血 2.冠状动脉粥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