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概要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概要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如果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那么《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给人雄浑壮美之感。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解题 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末河,在今新疆境内。此河一到冬天就干涸,所以诗中有“一川碎石”之语。奉,敬辞。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意奇语奇”的特点。 2.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 3.把握岑参诗的艺术风格,对比鉴赏高适的《燕歌行》。 作者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江陵(今属湖北)人。官僚世家,天宝三载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身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 因曾做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诗集 》。 背景 这首诗是岑参任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写的。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有一次,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岑参便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轻嗅——音韵之美 1---3 见 边 天 4---6 吼 斗 走 7---9 肥 飞 师 10-12 脱 拨 割 13-15 蒸 冰 凝 16-18 慑 接 捷 浅呷——整体感知 由标题可知,这是一首将士出征前的壮行之诗,敌我尚未交战,结尾诗人就料想到此次出征定能旗开得胜,诗人对战争结果的预测是盲目乐观还是有理有据? 理由一:拥有的是威武之师 理由二:进行的是正义之战 细品——局部推敲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茫茫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小结 思想内容:通过对封常清出征情况的描绘,热情歌颂了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战斗中,不畏艰险、挺身赴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艺术技巧:夸张、比喻、衬托和细节描写,以环境的艰苦衬托战士的斗志。 风格:雄浑豪壮。 咂摸——探究玩味 从主题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探究本诗与高适的《燕歌行》异同点。 一,他们都讴歌和渲染战争的正义性,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二,风格基调悲壮豪迈。三,都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反映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 不同点 一是主题内容各有侧重,高适尚质主理,岑参尚巧主景;二是艺术风格上同中有异,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偏向于现实主义,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求奇求异。三是他们的表现手法各具特色,高适诗中,多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岑参则在诗的音韵节奏和比喻夸张、细节描写等方面树立了典范。 课堂练习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鉴赏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全诗十六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热海无与伦比的奇热。读罢全诗,令人如临其境,仿佛感受到蒸腾的热气。 在写作手法上以“侧写”标新,全诗写热海 ,由水中到地面到空中,处处炎气逼人,除了“侧闻”的“水如煮 ”外再没有出现一个“热”字,而是通过鱼、鸟、草、雪、沙、石、云、浪、波和月等景物的描写,表出热海之热,使全诗真实可感。 总结 读诗如品酒,轻嗅感受音韵之美;轻呷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细品赏析形象、技巧之美;咂摸进行比较阅读,质疑探究,这样才能领略其个中滋味。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预习杜甫《兵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