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概要1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内 容 提 要 一、为什么要讨论情感因素 1.历史的角度 中国古代,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其快乐学习. 孔子倡导“乐学”。他曾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 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三个层次一层比一层高级。“乐学”是一种最高级的学习热情,只有进入到“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做到在学习上自强不息. 60年代未70年代初,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首创的暗示教学法: “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他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组合。 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 1967年,英国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颁发了普鲁顿报告(The Plowden Report). 英国的小学教育开始倡导注重学生个性、兴趣发展和经验增长的“愉快教育”。 1979年起,上海也开始进行愉快教育的试验(上海的倪谷音老师) 中国大连,冷冉(1919-2007)在《教育研究》 1982年第1期上发表“谈情·知教学”. 针对“重知不重情与重教不重学”、“教学理论上的 唯知主义和教学实践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弊端而发 的,旨在冲破当时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唯 知(智)论”的束缚,确立情·知并重的新的教育教学观.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Benjamin ?S.?Bloom(1964)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情感领域目标分成: 1. 接受或注意?????指学生感受到某些现象和刺激的存在,愿意接受或注意这些现象和刺激。包括觉察、愿意接受和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 2. 反应?????指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反应,可分为默认的反应、愿意的反应和满意的反应。 3. 价值化?????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包括价值的接受、对某一价值的偏好、信奉。 4.组织. 指学生在连续地将价值加以内化时,把各种价值组织 成一个系统,确定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占主导地位 的和普遍的价值,包括价值的概念化和价值体系的组织.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这是指学生始终根据内化了的价值来行事,形成了个性特征和世界观,包括泛化心向(即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对态度和价值体系有一种内在一致性的倾向)和性格化(即对隐蔽的现象以及它们所构成的行为范围最具概括性的一致性倾向) 其目标体系类别(63类)太多,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有限. 美国学者A.Dean Hauen stein(1998)将全部教育目标 划分为认知、情感 、动作技能 、行为这4个领域, 每个领域又包括5个层次的目标。 情感领域(The Affective Domain) 情感领域是关于情感、价值和信仰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这个领域的目标分为以下5个层次或类别: 1.接受(Receiving):接受是觉察、愿意和注意的意向. 它包括以下3个亚类的目标:觉察(Awareness)、愿意(Willingness)、注意(Attentiveness). 2.反应(Responding):反应是默认、遵从和评价一种反应 情境的倾向。它包括以下3个亚类的目标: 默认(Acquiescing)、遵从(Complying)、 估价(Assessing). 3.价值评价(Valuing):价值评价是认可(Accept)、更喜爱和证实 (Confirm)一种价值的倾向。 它又包括3个亚类的目标:认可(Accepting)、 更喜爱(Preferring)、确认(Confirming). 4.信奉(Believing):信奉是相信并将一种价值作为指导原则的倾向。它又包括2个亚类的目标: 相信(Trusting)、信奉(Committing). 5.举止(Behaving):举止是遵照一种价值或信念显示和 改变行为的倾向。它又包括2个亚类的目标: 显示(Demonstrating)、改变(Mo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