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工业救援第一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健工业救援第一人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 如果说有一个人,最集中、最全面地体现了本世纪中国资本家阶级的精神性格和行为特征——保守折中而不忘进取,软弱摇摆而不失坚韧,忧国忧民而不尚空谈,谨慎求稳而不惧风险,崇洋开放而不丢传统,工于心计而不乏同情……则非张謇莫属。毕竟,“在一个思想界需要摸索前进、个人人格的影响被用以弥补纲领模糊的时代里,资产阶级表现得优柔寡断是不足为奇的”。   ??? 立宪基础,首在地方自治。——张謇(《预计地方经费厘定地方税界限应请开国会文》,1908)   ??? ……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在实业。——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会之感言》,1910)   ??? 张謇农家而寒士也,自少不喜见富贵人……然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自计既决,遂无反顾。——张謇(《大生纱厂股东会宣言书》,1925)   ??? 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至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1929)   百年百人排行榜  第十四位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1853.7.1.~1926.8.24.)   【清咸丰三年(癸丑)五月廿五日生,终年73岁】   ??? 清宣统三年辛亥,西历1911年10月10日晚8时,年届花甲的张謇,在汉口登上日轮“襄阳丸”返江宁(南京)。隔江远眺,他看到了火光,却不知那就是武昌起义的信号。他此次莅汉,是为出席“大维纱厂”开工庆典,并借机跟当地军政要员、巨商富贾搞公关,为自己的“大生资本集团”趟路子。但张謇不光是生意人,也是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和有全国声望的立宪派首领。3个月前他去河南,密访下野后蛰居的袁世凯;接着进京,受到清廷最高执政者醇亲王款待。其间所谈,多半不是生意。辛亥年末,他在京、宁、汉之间斡旋,继而被孙中山、袁世凯先后聘为内阁部长。不过,即使在担任高官期间,他的主要精力仍在大生集团上。 ? ??? 跟胡适说他是“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有所不同,在费正清看来,在民国诞生这一“中国政治复兴”时期的“统治阶级的新人”中,张謇乃是第一位代表人物;他一生演出的,则是一个“颇为成功的故事”〔注1〕。 HYPERLINK /upload/1140384299.JPG \t _blank ? ???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生于江苏南通一普通农户。幼习八股,15岁中秀才,后因家境窘迫,外出谋生。23岁做了清军统领吴长庆的幕僚,随赴朝鲜平乱。其间,他数次提携袁世凯,被袁视为恩师;又因幕主受到李鸿章猜忌,渐知仕途险恶。据说,他曾先后婉拒两广总督张树声、直隶总督李鸿章礼聘入幕,有“南不拜张,北不拜李”的清誉〔注2〕;其原因,是他“鄙视”洋务派首领之“无能和误国”〔注3〕。32岁时,他考取顺天乡试第二名举人,引起帝师翁同龢注意,但其后连续4次会试均落榜。40岁前,他共参加各级考试20余次,“仅直接消磨在考场中的时间累计即达120天,折合2 880小时”。待他完全厌倦科举、只因老父恳求才勉强答应最后一次去应试〔注2〕,却高中状元。有传闻说,他的夺魁跟翁同龢做手脚有关,证据之一,是南通地方上专为此命名的“果然亭”,后来被张謇改作“适然亭”〔注4〕。 高龄举人张謇 ??? 时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救亡与维新思潮涌动。张謇以新科状元加盟“帝党”主战派,单独上书弹劾李鸿章。奏章刚递上,接父丧电报,遂请假回乡守制。在家乡,他接受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派,主办团练。不久,马关条约签定,日本获种种优惠,即将大举投资江南;而在京城,新旧党争愈演愈烈,维新运动屡屡受挫。1895年夏,张之洞建议张謇办企业。于是他创办大生纱厂,3年建成投产。以后又办了多家纱厂和榨油、面粉、铁冶、轮船及盐垦公司、淮海实业银行,形成资本集团,鼎盛时总资本三四千万元。 ? ??? 论者指出,张謇以及另一位状元陆润痒的下海,“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惊世骇俗,对于视‘工商’为‘末业’的中国传统社会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他们弃官从商,对于“走着一条曲折坎坷道路的中国民间资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注2〕。另有史家强调:此类“名义上的商办企业……最初的成就,也要归功于其主办人因有官方的关系而能取得的官方支持”——由于国内市场有限,政府财源不足,加上进口货及在华外资的竞争;以至“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曾经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或盐商的特征,并且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又在国民党中国有其表现,在〔新〕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注5〕。至于张謇下海的个人动机,有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