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光下的舞者——贾作光
阳光下的舞者——贾作光
开场白: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蒙古族似乎天生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事实上,我们今天在舞台上所看到的几乎所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都是由一个满族人创作出来的。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为您介绍的,我国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贾作光。
解说:这里是贾作光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现在他还经常回来指导学生。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舞姿稳健刚劲的老人今年已经82岁了。
主持人: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迷恋舞蹈的?
贾作光:我从小就喜欢舞蹈,好像是生下来怎么就和这个跳舞有缘分。因为我小的时候,三岁吧,因为我们家里头经常来——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狮子、秧歌、龙灯,完了还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旱船,这市井艺术嘛。
主持人:民间的一些艺术传统?
贾作光:所以那时候就喜欢了,可能是受影响。三岁,拿那个对子写,那个红颜色,拿水一沾摸到小脸蛋上,完了带俩小辣椒尖尖的,就扭啊扭啊,从小就喜欢。我爷爷看着,我家里祖父也封建,都喜欢、高兴。从小看大,三岁没出息,长大也唱小戏。
解说:1923年,贾作光出生在沈阳的一个诗书门第,虽然爷爷认为男孩子跳舞没出息,但是长大后贾作光不仅跳了舞,而且还成为了我国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和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而贾作光在舞台艺术上的起步却是从与民族舞蹈截然不同的现代舞开始的。
贾作光:伪满的时候,就满洲映画协会,一个叫石井漠,他们来招生演员,我就喜欢了,怎么怎么就考上了。其实我视力不好,我就把视力表背下来,横的竖的,还行,通过了。因为他出了一个题目叫“捕蝴蝶”,就是模拟吧,小时候不老抓蝴蝶嘛。
主持人:用舞蹈的动作来模拟?
贾作光:“你给我捕捕”,我也不知是什么误导,就按着自己小的时候抓蝴蝶的时候,就做出来的。
解说词: 当时贾作光已经15岁,对于一个学跳舞的孩子来说,他的自身条件并不好。
贾作光:当时我腿又不直,(脚背)是铲子脚。
主持人:不是跳舞的?
贾作光:不是。要这样的,咱们脚背都是。我为了纠正自己的肢体的,要克服这种不足,我就拿那个板带把腿捆上,捆完以后,一站起来就栽跟头了——一个钟头,麻了。就这样,自找苦吃。另外自己的速度不够,跑的不是太快,力度也不够,爆发力不强,那么我自己就是带上五斤沙袋,一边儿五斤,带着沙袋跑,早晨起来跑几圈,就这样。
主持人: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您非常喜欢舞蹈,但实际上您自身的条件不好?
贾作光:条件不行,条件不合。
主持人:那是您第一次系统地去学习舞蹈?
贾作光:就是喜欢这个舞蹈,还能表现内容,
解说: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电影表现的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我国贫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贾作光的第一个舞蹈作品就是根据这部电影的内容改编的,名字也叫《渔光曲》。
贾作光:当时我是同情李新——贫民,生活很苦。那么我自己要表现,有人物了嘛,当时咱们也没见过渔民什么样,不懂,就是打着麻帽子,穿着喇叭裤,那时候有喇叭裤,穿的那种大肥裤管儿,就是像外国人系个大宽带,其实不是渔民那些。
主持人: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舞蹈还没有来源于生活,跟生活还没有太多的关系,纯粹靠想象?
贾作光:那时自己有一种朴素的同情心。这种表演完了之后, 日本人就说你心坏了——有一种向上的爱国之心,就懂得咱们受亡国奴教育,受不了。
解说:1945年,贾作光来到了北京,与一批北大清华的进步学生一起,创作演出了《苏武牧羊》、《国魂》、《少年旗手》等一批表现民族气节的舞蹈作品。抗战结束后,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贾作光决定到哈尔滨的鲁迅艺术学校,拜见我国著名的舞蹈大师吴晓邦。
贾作光:是到哈尔滨的时候,我去找吴晓邦。我当时知道“南吴北戴”,南边是吴小邦,北边是戴爱莲。我找吴小邦的意义在哪儿?我是要成立“作光舞蹈团”。吴小邦讲,你不要搞个人的舞蹈——他是南方人,是绍兴的,浙江的吧——不能搞个人的,你要为工农兵服务,你要革命,你要参加革命。那时候他就领着我穿过封锁线,然后那边有接替,就是党派人接我们,我们就到了乌兰浩特了。
解说: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刚刚成立,24岁的贾作光在吴晓邦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此后他一呆就是三十年。来到内蒙是贾作光舞蹈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可以说,贾作光真正的舞蹈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但那时,对于地道的沈阳人贾作光来说,草原上的一切都还非常陌生。
贾作光:我第一次到了草地,到草地的时候我不能吃羊肉的,一闻到羊肉我就没办法下饭,吃不下去。我到那儿不行啊,将近五六天吃不下饭,光喝点水、喝点牛奶、吃点干粮,这个肉根本吃不下去。饿了几天不行,受不了,人家说你入乡得随俗,你得符合人家老百姓的习惯,我说我还有习惯呢。
解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