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文明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困惑及尴尬.doc

在现代文明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困惑及尴尬.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现代文明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困惑与尴尬 ————透析农民工社会心态对犯罪的影响 ?????????????????????????????????????????????????????????????????????????????????????????????????????????????????????? 杨燮蛟*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杭州 310014) 摘要: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各种的社会原因,这一群体产生了特殊社会心理。由这些社会心理引发的消极社会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认识和研究农民工的心理,对解决农民工犯罪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心理;犯罪;对策 农民工属于犯罪高发群体,这与特定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的原因。[1]在农村,农民精神负荷相对较轻,尽管其精神生活贫乏,但他们依自然规律安排生产和生活,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低期望值,农村中朴实和睦的邻里关系,相对稳定的家庭结构,联系密切的家庭关系,缓慢有序的生活节奏,缺少外部影响及相对和平恬静的乡村生活,使得农民的心态平稳,知足常乐,不易出现城市人口中较多见的彷徨、矛盾、冲突、紧张、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但同时,农民长期在封闭环境下生活的结果,使得农民的心理容忍度有限,心理承受力较差,一旦离开了其土生土长的环境,踏入光怪陆离的新环境时,因心理准备不足,容易出现心理的不适应,心理问题会随之增多,行为失控的可能性也会更大,违法犯罪现象便不可避免地发生。[2]这与农民工固有的特殊心理因素以及因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心理变化有关。因此,研究农民工犯罪问题必须从农民工在特殊处境中社会心理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特殊的连锁反应中寻找答案。 (一)扭曲的竞争图强心理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诱发农民工犯罪 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春播秋收和“八个月种田,二个月蹲闲,二个月过年”的生活方式的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思想意识突然增强了图强竞争的心理,使得一些农民的心理失衡,产生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混出个样来让别人瞧瞧”的竞争思想和“拜金主义”心理。农民工走出农村在城市的竞争中,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很多人要到就业地之后再寻找工作,就业前景不确定。非正式就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流,[3]他们较少利用劳动合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随时面临着被解雇和失业的危险。但他们没有选择回归农村,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外地,继续过着流动的生活,成为赵树凯所说的“问题民工”。问题民工的基本特征是失去了正常的就业生活.具体表现为进入预期就业地以后,寻找工作失败,或者虽然原来有职业,但由于种种自身的或外部的原因而失业,在就业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肯选择回乡,进而影响经济收入,导致他们在打工地的生活困境。 农民工面临种种生活问题,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才能渡过难关。但是,由于他们被排斥在广泛的社会服务之外,使他们在城市的打工生活朝不保夕,飘摇不定,更谈不上跟上迅速变化的人才市场需要,摆脱游弋于就业边缘的命运。农民工群体永远是城市就业人群中最脆弱的一群,就业合同形同虚设,缺少就业培训。他们看上去来去自由,实际是自生自灭。这个最脆弱的群体最易受到伤害,也最容易越轨,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其中这一部分人就是农民工罪犯的后备军。 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1938)的失范理论认为:“犯罪是人们确立的目标与可以用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合法手段之间发生冲突的产物;这种冲突引起心理紧张,而紧张又会导致犯罪行为。”[4]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有两个共同特征:(1)确立目标,即任何社会的文化都确立一些它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成功目标,鼓励每个社会成员为追求这样的目标而奋斗;(2)规定手段,即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以规范、制度等形式规定了达到目标的合法手段。尽管社会确立的成功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获取财富的合法手段在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中是不同的。那些几乎没有受过教育和经济条件差的人,没有能力用合法的手段获得金钱和其他标志着成功的目标。因此,当下层阶级的人们无法用合法的手段实现社会承认的成功目标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愤怒等紧张情绪,这种紧张情绪在那些缺乏合法机会的人中造成一种失范状态,使他们有可能用犯罪或用非法手段去实现成功目标的结果。 于是,一些农民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惜采取非法手段攫取财物。轻则伪劣假冒、以次充好、掺杂使假;重则采取走“捷径”的方法来获取钱财。“要想富,上公路,一夜变成万元户”,“要致富,抢铁路,几晚就能变大款”的思想,占据着一部分农民工的心理,使得一些地区“车匪路霸”犯罪猖獗,久遏不止,破坏、盗窃铁路、矿山、电力、水利设备和财物的案件屡发不断,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农民在一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