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灵丘县隘门峪北魏文化群遗址考
灵丘县隘门峪北魏文化群遗址考北魏平城时代,灵丘地处京城近畿,所处地势十分险要。著名的灵丘道纵行其境,北魏王朝在此复县、置郡,为塞上拓跋政权南控中原的战略要地。因东有隘门之险,西有温汤之胜,诸帝曾多次巡幸并经此南巡中原。频繁的政治、军事、商贸活动,为灵丘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其中有迹可寻的主要集中在灵丘城东南的隘门峡谷之内。在峡谷北段5公里范围内,以灵丘道为轴线,两侧自北而南有隘门塞、义仓、文成帝御射台及《皇帝南巡之颂》碑、北海王拓跋祥石碣、孝文帝敕建的觉山寺及巍峨壮观的十三级密檐砖塔、隐若云间的翠云洞和凿于绝壁的古栈道,构成了一组硕大丰富的北魏文化群遗址。隘门峪内,众多的北魏文化遗址与峡谷、峭壁、苍山、奇峰、碧水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既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又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境。
隘门塞、义仓遗址
位于隘门峪口,距今县城东南7.5公里。唐河(古称 水、沤夷水)至此由西而南进入险峻的峡谷地带。峡谷隘口宽30余米,两侧为峭立山峰,形似两扇大门,俗称“龙门”、“门头”,为灵丘道上的一个咽喉。郦道元《水经 水注》记载:“ 水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设隘于峡,以饥禁行旅。”北魏曾在峪口设关塞和义仓。《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四《河东道三》蔚州灵丘条载:“隘门山,亦曰隘口央县东南十五里。……后魏明元帝置义仓之所。”清顺治《云中郡志》及清康熙《灵丘县志》对此也均有记载
灵丘道遗址
北魏从统一北方、南控中原及商贸、文化交流的需要出发,曾三次在原飞狐道的基础上整修灵丘道。道武帝拓跋圭天兴元年(398年)正月,“车驾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自望都铁关凿恒岭(今河北曲阳西北)至代(代郡,今大同)五百余里”;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二年(436年)八月,”诏广平公张黎征发定州七郡一万二千人,通莎泉道”;孝文帝元宏太和六年(482年)七月,“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自代郡灵丘南逾太行,至中山(今河北定州)”。灵丘道之名自此见于史籍。其实,灵丘道即东汉王霸修治的飞狐道经唐河峡谷向西北的延伸,与天兴元年北魏迁都平城前修治的直道,同为一道。从今唐县西北洪城开始,凿通恒岭,过倒马关,经灵丘,越高氏山(今恒山)达平城
灵丘道北起平城(大同),越石铭陉(今浑源县戗风岭),经温泉宫(今浑源县汤头温泉),过灵丘城沿唐河峡谷,穿恒岭,达信都(冀州)、邺(临漳)及中山。灵丘道多从深山峡谷中穿过,修治难度可想而知
灵丘隘门峪内XX年(461年)文成帝南巡河北平原,返平城途经灵丘时御射南山的情景:
二月辛卯,行幸中山。丙午,至于邺,遂幸信都。三月,刘骏遣使朝贡。舆驾所过,皆亲对高年,问民疾苦。诏民年八十以上,一子不从役。在返回平城途经灵丘时,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诏群官仰射山峰,无能□者。帝弯弧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
《水经 水注》对御射碑及御射台的位置做了详细记载:
“ 水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历南山,高峰隐灭,深溪埒谷,其水沿涧西转,经御射台南,台在北阜上,台南有御射石碑。南则秀嶂分霄,层层刺天,积石之峻,壁立直上,车驾沿□,每出所游□焉。 水西流,又南转东屈,经北海王祥之 碣南,御所屈柱石柱北,而南流者也。”
《魏书
高祖自洛(阳)北巡,祥常与侍中、彭城王勰并在舆辇,陪侍左右。至高宗射铭之所,高祖停驾,诏诸帝及侍臣,皆试射远近,唯祥箭不及高宗箭所十余步
唐河向南流至峪内1.5公里处折向西,又转向北,形成河北岸南北狭长的龟状台地,这就是文成帝的射箭所在,史称御射台。与御射台隔河相对并立着石柱般的三座山峰,人称“笔架山”,文成帝的箭就是从峰间豁口射过去的。从御射台南端到笔架山,加之隔河距离达500米左右,可见文成皇帝武功和臂力过人,无愧为一代鲜卑骄子
御射碑座落在御射台地中央偏南,约在宋代中叶后被毁坏湮灭于地下。1985年县文物部门普查文物时在台地上发现石龟碑座及残碑2块。1993年、1994年山西大学历史地理专家靳生禾教授、山西省测绘大队谢鸿喜先生和山西省文物局考古所张庆捷所长、灵丘县文物局李彪等,先后进行现场发掘、复原。并分别撰写发表了《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考察清理报告》、《山西灵丘县发现北魏“南巡御射碑”》。张庆捷还发表了《北魏文成帝〈南巡碑〉碑文考证》。《南巡碑》碑座龟体硕大,饱满深拙,为北魏石刻珍品。碑体高大宽厚,碑身宽137厘米,厚29厘米,高4米,碑额正面篆刻“皇帝南巡之颂”六个大字,碑阳记载了文成帝数次南巡的战略思想及其业绩,碑阴记载了南巡从臣280余人的姓名及官爵。残碑拼合后可辨识文字2600余字,其中碑阳173字,碑阴2440余字。碑文书法为带有浓重隶书影响的魏体,工楷规范,娟秀潇洒。北魏文成帝《皇帝南巡之颂》碑现已复原存放于觉山寺内。在我国古代早期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源管理芯片产业分析报告.pdf VIP
-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集束化管理策略课件.pptx VIP
- 【高三上】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2023年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内含39个程序以及质量手册).docx VIP
- 关务风险管理.ppt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PPT课件.pptx
- 2025年最新征信报告可编辑模版1.pdf
- {工作手册}物资编码手册.pdf VIP
- 食品厂产品留样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