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导向与舆论监督和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新闻导向与舆论监督和特征

论新闻导向与舆论监督和特征[摘要]新闻导向和新闻舆论监督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处理好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引导、规范公众的社会行为,提高国民素质,也是澄清当前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误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导向特征 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社会功能的一把双刃剑。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漫长,现在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前进步伐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加强对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问题的理论研究,正确理解和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和实施范围,有利于推动新闻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的理性探讨 一、当前在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问题上的误区 舆论作为一种公众意见的公开表达,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舆论的所有功能中,舆论的导向功能和监督功能是最具有时代意义、影响也是最大的。因为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对象包括任何个体和社会群体,甚至任何国家和政党都要承受社会舆论监督和舆论压力。但是,对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目前无论在思想认识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存在着误区 1、在舆论导向上的误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受众新闻视野和新闻观念,是新闻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舆论导向上的误区:一是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和“与党保持一致”割裂开来。这两者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区别,然而仔细分析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保持一致”主要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上的一致。按照常规,凡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党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相抵触时,应以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准绳。但目前常常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和部门的利己主义政策,这些政策实际上往往比中央制订的总政策更有效,这就是群众所说的“小二管老大”、“政令不通”现象的症结所在。这种现象如不纠正,势必影响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二是在经济报道中对比标准上存在误区。主要体现在“见物不见人”,或只与自己过去对比看反差,缺乏横向对比,这就使新闻报道的说服力锐减。三是重视上级满意,忽视群众评价。四是报道有头无尾,故生悬念。如报道大案要案只说罪犯落网,不说审理过程和结果,给读者留下的思索空间较大。五是追星热。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常在报端披露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婚变秘闻”,哗众取宠。而对舆论导向出现的这些误区,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头脑,坚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理论解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引导人们从“走错了的房间走出来” 2、在舆论监督上的误区。舆论导向上出现的误区一般是指在正面宣传报道中出现的问题,而舆论监督上的误区则表现为舆论监督者在行使舆论监督权过程中对新闻报道缺乏辩证客观的认识。目前,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认为舆论监督是无条件的,不应该受到任何的限制和约束。用他们的话说就叫“言论自由”或“新闻自由”。对于这种观点,无需多作评说。因为任何监督作用的发挥,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即使是在新闻自由策源地的英国,对新闻自由也是有约束的。《北京法制报》1997年10月8日登载一条消息:戴妃生命换来的反思,英国新闻记者行为准则出台。文中说: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1997年11月公布了一系列旨在保护个人隐私权的记者行为准则。新准则对记者“骚扰”下了明确的定义,扩大了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指出孩子不能因父母的社会身份而受到记者的侵扰,并且列出了具体条文防止记者集体骚扰新闻人物。新准则特别严格了摄影记者的工作准则,规定摄影记者不允许用远距离镜头拍摄新闻人物,特别是他们正在参加葬礼,感情悲痛或精神受到刺激的时候;禁止记者用金钱引诱孩子接受拍摄;报刊编辑有责任禁止刊登使用非法手段拍摄的照片;报刊编辑有责任审查照片的合法性。舆论认为,新的记者行为准则的出台主要是因为摄影记者被指责对1997年8月31日英国王妃戴安娜在法国发生的恶性车祸事故负有责任 上述分析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的新闻自由。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作为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的新闻舆论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新闻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又有哪些作用呢? 二、把握好舆论导向的引导作用 社会舆论是社会公众意见的汇集,同时又是公众情绪的反映。马克思曾经说过,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舆论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这就是它的普遍性。通过口头传播的舆论,看不见、摸不着,它是通过这种穿透人们心灵的方式悄悄地起作用的,这就是它的隐蔽性。舆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