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渎职罪认定中若干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渎职罪认定中若干问题

论渎职罪认定中若干问题摘要:渎职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具有常见性、复杂性等特点。《刑法》用专章对其加以规定,足以说明了该类犯罪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关渎职罪的研究文章鲜见于篇,在渎职罪的认定和处罚上都还存在着诸多未见深入的地方。本文仅从渎职罪的认定入手,对渎职罪认定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Abstract: the crime of dereliction of duty is a special type of crime, is a common, complex. “ Criminal law” special for its provisions,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kind of crime. In recent years, the crime of dereliction of duty in research articles are rarely seen in discourse, in the crime of dereliction of duty cognizance and punishment are still exist many no depth. This paper only from dereliction of duty crime of malfeasance crime proceed with,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to talk about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ask for advice from others. 关键词:概念 界定 认定标准 若干问题 Key words: definition of standard problems 一、关于渎职罪的概念界定 渎职罪是刑法规定的十大类犯罪之一。因此在谈论渎职罪概念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它是一个类犯罪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犯罪,它的概念应当是属概念而不是种概念。以往大家在给渎职罪下定义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那么什么是渎职罪呢?学界不同的学者曾有过各种表述。如有的将其定义为“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的实施与其职务之间有必然联系、触犯刑律应受刑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注:1)有的将其表述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由职务上的疏忽,而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注:2)还有的将其称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权力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等,致使公共财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集体和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一类行为。”(注:3)我们将上述定义分析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渎职罪实际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所犯的与其职责有关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的时候故意或过失的实施了违背职责要求、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既然渎职犯罪的实质指的就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犯罪(多数人将其称为职务犯罪),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一切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犯罪都称为是渎职犯罪。由此可见,渎职犯罪所涵盖的具体犯罪应该是非常之多的 然而,从不同时期刑法典对渎职罪的规定来看,却总有缺憾之感。首先是1979年刑法典对渎职罪的规定极其简略。该法典虽然专设了第八章来规定渎职罪,但所有条款只有8个,所涉及的具体犯罪也只有9种,即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赂罪、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员罪、私放罪犯罪和妨害邮电通讯罪。这与司法实践当中大量存在的渎职犯罪显然是不相称的。当然,1979年刑法是我国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由于立法经验不足,规定的不完善也是可以理解的。到了1997年刑法典修订的时候,大概是立法机关出于对整部法典的总体构思,对渎职犯罪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如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第137条规定了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9条规定了消防责任事故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第165条规定了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第66条规定了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第169条规定了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第186条规定了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第247条规定了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第253条规定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第254条规定了报复陷害罪;第255条规定了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第六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第327条规定了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第330条规定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338条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等。从以上新刑法对渎职罪的规定来看,渎职罪已不仅限于刑法第九章的规定,而是散见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