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记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记45年前,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5周年,文艺界献上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东方红》一经问世便久演不衰,成为新中国音乐舞台上的经典之作。今天,在共和国喜庆60华诞之际,重温这部红色经典,追寻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令人思绪万千,倍感新中国来之不易。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空政文工团创作了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歌舞 1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庞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南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 回国途中经过沈阳,沈阳军区为招待他们,举办了一场晚会,晚会上演出了4首革命历史歌曲,这4首歌曲给刘亚楼留下了一层印象。于是,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根据地和解放区流传着一大批深受广大军民喜爱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有的一直传唱至今。当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迫切需要用充满革命激情的文艺作品去教育人民、鼓舞人民。不久,刘亚楼在杭州开会,见到了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刘亚楼对张双虎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中国革命历史懂得不多,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传统教育。前不久,沈阳军区唱了4首歌,你们空政文丁团也应该唱几首。” 空政文工团经过研究,决定由总团副团长牛畅负责这项工作 在组织创作人员讨论时,有人问道:“刘司令怎么想起来让我们唱歌曲?”牛畅说:“听说在朝鲜访问时看过一个大歌舞。”这时舞蹈编剧佟承杰也说:“总政歌舞团去了,他们在朝鲜也看过这个大歌舞。”于是,牛畅马上派人去总政歌舞团,要来了那场大歌舞的中文节目单。节目单的总题目是:音乐舞蹈史诗《三千里江山》,内容既有歌也有舞,歌舞结合 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同志仔细看了节目单后想起了一件事,他问牛畅说:“我记得你在太行山时不是搞过一个大型活报剧吗?我看这个大歌舞和你搞的那个活报剧差不多。” 之后,牛畅回忆了当年搞活报剧的一些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创作人员逐渐统一了思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创作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歌舞 1960年底,空政文工团决定派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等词曲作家,到江西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并指定张士燮担任文学编辑 在罗霄山脉刚刚披上嫩绿新装的时节,张士燮等人来到井冈山。他们一路风尘仆仆,足迹踏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等县的山山水水。他们听说茨坪敬老院里有一些老红军,便怀着崇敬的心情登门拜访。这些老红军虽然都是70多岁的老人,两鬓染霜,但一提起当年的反“同剿”斗争,个个精神振奋,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井冈山远近闻名的“赖妈妈”赖秀发,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参加了红军后又当上了宣传队员。张士燮等人找到她时,她的歌喉还是像当年那样嘹亮动人,激动地唱起了《送郎当红军》 当时,张士燮等人在南昌正赶上江西省民间文艺汇演。吉安专区的代表演唱了一首《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非常口语化,纯粹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出来的。唱词中掺杂了不少地方方言,加之旋律婉转优美,充分抒发了苏区群众送别红军时如诉如泣、欲言又止的真挚情感,歌中唱道: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飘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听到这歌声,张士燮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本子记下来并连夜整理,这就是至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十送红军》 回到北京,张士燮等人又拜访了原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这位60多岁的老人听说是征集革命历史歌曲,非常高兴,当即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除了搜集和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外,他们还把在1959年全军第二届文艺汇演中的《葵花舞》《飞夺泸定桥》和反映红军过草地的双人舞《艰苦岁月》进行了加工整理 刘亚楼说:“我们空军全体常委请你们吃饭,祝你们演出成功” 剧本成型后,空政文工团将它暂定名为《光辉的历程》,并将剧本送给了刘亚楼 有一天,罗瑞卿同志从空政文工团的一位女演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排练一个300人的大型歌舞。那位女演员解释说:“听刘司令说您和他在朝鲜看了一个大歌舞,他回来后让我们搞的。”罗瑞卿说:“人家有3000人,你们才300人,我看你们别搞了。” 这事马上报告给了刘亚楼,刘亚楼听后生气地说:“我让你们唱历史歌曲,你们怎么搞了个大歌舞?是谁让你们搞的?你们懂得什么是光辉的历程吗?” 这时,空政文工团的同志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议论,但大家还是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