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及列举题总结7.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及列举题总结7

;名词解释: 史前社会: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存在的社会,其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相对于文明社会都比较低下,所以又通常被称为原始社会。 石器时代:是根据人类生产工具的进化划分出的社会发展阶段,代表了最初的生产力水平。它又可以细分为旧石器(约距今10000~100000年前)和新石器(约距今4000~10000年前)两个阶段。前者以打击石器为代表,后者以磨光石器(包括玉器)和陶器为代表。石器时代以后有青铜器、铁器等时代。 陶器:是用陶土作为坯胎,用火烧制而成的器物。窑温一般在摄氏600到1000度之间。根据陶土质地分为红陶、黑陶、白陶和灰陶。 彩陶:P7 黑陶:P7 列举:列举新石器时期彩陶、黑陶、雕塑、地画、岩画各一例。 ;名词解释: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因其刻于龟甲和牛胛骨上而得名。它记录的是甲骨占卜的整个过程,故又称“卜辞”。 大篆:又称“籀书”,是早期书体的一种,西周至春秋多数青铜器铭文采用该体,代表了官方正规书风。秦国的石鼓所刻文字,是大篆书体的范例之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基础上创造了秦篆,即小篆。 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龙或夔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 失蜡浇铸法:是春秋以后采用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它用石蜡做成器物模型,用陶泥敷施其上成一外模,再加热脱去石蜡,得到中空的铸模。它能铸造精密度较高的器物纹饰。 错金银工艺:是战国时代流行的铜器装饰工艺。它用金、银及红铜等金属和绿松石、玛瑙等矿石填充或镶嵌在铜器的花纹缝隙间,产生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早在殷商时期,宝石镶嵌就已应用在玉器和象牙器上,技术非常成熟。;名词解释 帛画:是在素绢上绘制的图画。现存最早的帛画为楚国作品,功用以随葬品为主,大都表示灵魂升天的主题,到汉代后期发展成卷轴形式。 画像石:是刻凿在石料上的图画作品,在汉代的石祠和墓室中大量使用。技法有单线阴刻、平面减底刻凿、浅浮雕刻凿等。 画像砖:是模压焙制的砖像图画,作为墓室的主要装饰,画风细腻生动。 列举: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10件。 论述:通过实例论述汉代艺术成就(可就帛画、雕塑和墓室壁画等方面艺术谈起)。;名词解释: 铁线描:指绘画中的一种线描方式,用来形容笔法严谨、连绵悠长、笔力似铁线的线条。 六法:南齐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论》中提到的人物画创作的六条原则,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后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品评的重要依据,对传统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徐显秀墓:北齐武安王徐显秀之墓,发掘于2002年太原周边,为北齐时期的典型墓葬,墓内壁画分为家居宴饮、出行仪仗两类,色调以暖灰色为主,桔黄色作为退晕渲染出人物的立体效果,反映出北齐艺术的胡化特点。 思考题: 从《洛神赋图》的内容与画面表现谈谈其在美术史中的地位;昙曜五窟:由北魏僧人昙曜主持开造的五所石窟即今天云冈第16至20窟,其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前开拱门,门上方开明窗,窟内佛像形体高大,多为三尊佛像,或坐或立,是河西凉、秦二州三世佛形式的延续,为典型的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风格:佛教造像风格之一。犍陀罗为印度西北一地名,公元1世纪时该地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占领,其佛教造像受到希腊化风格影响。后来人们将具有这类特点的佛教造像称为犍陀罗风格。 龟兹型窟:为克孜尔石窟的主要窟型,分前后室前室为券顶,在前室之后中心柱有间壁,把前后室分割开。间壁通道与中心柱形成可以环绕进行“右旋”仪式的甬道。壁画题材的分布较有规律,一般是在前室画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和佛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在后室画佛涅槃后的情景。洞窟券顶则画满菱格的本生和因缘故事,一格一图。 思考题: 你认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艺术产生了什么影响? ;吴带当风: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吴道子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这与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曹的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 昭陵六骏:原置于昭陵唐太宗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高度为2.5米,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名 称: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 陵阳公样:唐太宗时,益州(今四川省)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参照西域胡人的流行纹样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如对兽为基本纹样,如对鸟、对马、对鹿等,也很受国外欢迎。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用于随葬,作为冥器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