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健 人类最伟大的禀赋是感性
王健 人类最伟大的禀赋是感性美国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似乎也是惟一一个十足的金钱社会和商业社会。任何人类产品,包括精神的,都要迎合大众,因为要赚尽可能多的钱,就必须照顾大众口味,这是很可怕的事。
钢琴家杜宁武轻抚那架施坦威,一串旋律刚起,王健的左手已在乌木指板上游动起来。舒曼的《梦幻曲》开启想象:静谧湖水之上,一只天鹅孤身只影,缓缓前行
3月XX年的意大利古琴阿玛蒂,是林寿荣借给他的,可以用到他拉不动为止。“林先生早年在上海音专学习,后来从商,如果能成为一个音乐家,我想他会更高兴的。”
王健珍藏着几张黑白照片,其中一张标注Debut,那是1979年他首次登台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圣桑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那一年,他11岁,与斯特恩首次公演的年龄一样
1979年,斯特恩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他在上海音乐学院见到两位清秀的女教师,林应荣和邹旭平。她们留着“文革”时期的短发,穿的确凉衬衫,将她们悉心调教的学生王健推荐给他的摄制组
拍摄那天,穿着运动衫的王健跑进大厅,满头大汗,狼狈地拉起琴来。忽然瞥见摄像机,有点儿紧张。一年后,纪录片在学校小礼堂放映,王健在结尾处看到自己拉琴的样子,才知道自己稀里糊涂就被拍进了电影
王健的演奏被评论家贴了不少标签:浪漫主义的,巴洛克的,浑厚中带柔润的,早期有用脚打拍子的不良习惯……一致公认的是:他是罗斯特洛波维奇(XX年了
人物周刊:马友友用的是杜普蕾的琴,你这把阿玛蒂好在哪里?
王健:名琴很多,制作工艺从前和现在也差不多,只不过这把琴一直由许多著名的大提琴家在用,快400年了,好比一个人始终在做运动,浑身是肌肉,没有一丁点肥肉。新琴做得再好,木结构的部分没有被反复震动过,反应就迟钝。弓是马尾做的,有点像人的头发,上面有小颗粒,会跟弦发生摩擦。震动,摩擦,就是大提琴发声的基本原理
人物周刊: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人或者你自己认识到你是个有音乐天赋的人?
王健:我肯定是很小就对音乐有感觉的,比方一首歌很快就能背下来、在琴上拉出来。我并不很相信遗传,许多大师的父母都不是搞音乐的。有音乐感觉,没有后天的开发是成不了音乐家的。熏陶很重要。小时候家里一直在放古典音乐,我父亲找人装了一个配马达的唱机,从磁带厂拣一些废弃的带子回来,接起来听,那种很大的磁带现在还保留着
人物周刊:那声音嘶嘶拉拉不好听吧。王健:CD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好听,就喜欢LP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这是习惯问题。我觉得CD好像一张照片,清清楚楚,百分之一百给你;LP像一幅画,有突出和虚掉的地方――它有缺陷,但有一种味道在里面。老唱片里虚掉的、不真实的部分,可以让你产生幻想
人物周刊:马友友回忆少年时听杜普蕾的LP,对她五体投地,“她的演奏像马上要跳出唱片向你扑来一样”,你喜欢她吗?王健:非常喜欢。她真是一个天才,浑身都是音乐。但她30岁不到就不能拉琴了(1973年,28岁的杜普蕾因为多发性硬化症停止演奏),那时我还是小孩子,当然后来听过她的全部唱片。我是85年出国,她是87年去世的,好像是10月19日,我在美国巡回演出,有个朋友告诉我:杜普蕾死了。那天我永远记得
人物周刊:您合作过许多顶尖乐团,对哪些指挥家印象深刻?
王健:指挥里我最崇拜的是阿巴多。有人说过,谁接了柏林爱乐,谁就是音乐皇帝。以前是卡拉扬,卡拉扬去世后就是阿巴多。七八年前,阿巴多生了一场重病,差点没活下来,后来动大手术,差不多整个胃切除了。他生病前后,我都跟他合作过,之前当然也很棒,但他病好之后的指挥简直神了。接近死神然后回来,他对音乐的理解比生病前要好得多得多――温暖、慈祥、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充满感染力――完全变了,把一些没必要的东西都扔了
做音乐家,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这个:他的音乐越来越纯粹、温暖、高尚。这很难做到。有些音乐家一辈子都在收集垃圾,到后来越来越复杂、嗦、强求、古怪
人物周刊:特别想听听你跟皮耶斯(MariaJoaoPires),葡萄牙女钢琴家期格里摩(DavidGtirml,法国小提琴家)的合作经历,因为我有他们的唱片,很喜欢
王健:啊,那我要告诉David,他一定会很开心。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去巴黎常找他玩
跟皮耶斯是多年的友情。1994年我从美国转去欧洲发展,就是因为她常邀请我跟她一起在欧洲演出。她的钢琴演奏是
我听到的最温暖、最动人、最虔诚的一种,那种柔美里头是有骨头的:有距离,有尊严。她常常会拒绝演出,说“我今天没灵感,不演了”,就这么任性。刚到葡萄牙时住在她家,在一个农场里,她最喜欢为朋友们演奏,点好蜡烛,大家坐在地毯上听,她一弹就是三四个小时。啊,那几小时真是在一个美妙的世界里,没有任何心烦的事,看什么都顺眼,life is 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