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郭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也 )今义:判断动词 亲戚 古义:父母、兄弟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文学常识 1.孟子 名 字 生活时代: 评价:著名的 家 家 是( )之后的( )大师,所以常“ ”并称,后人尊“ ” 。 (轲) (子舆) (战国) (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孔子 儒家 孔孟 亚圣 常常 发: 起,指被任用 举: 被举用,被选拔 筑: 捣土用的杵 任: 责任,担子 空乏: 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拂乱: 拂,违逆不顺;乱,扰乱;拂乱,使颠倒错乱 所以: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忍: 使坚韧 曾: 同“增”增加 恒: 犯过失 通“横”梗塞,不顺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验,表现 在里面,指国内 在外面,指国外 有法度的世臣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作: 出: 过: 衡: 征: 拂士: 入: 法家: 成语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 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通假字 1、衡于虑 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这)?? 2、饿其体肤 饿: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 ?? 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 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痛苦?? 2、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 3、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饥饿?? 4、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颠倒错乱 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 征:征验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8、国恒亡 恒:常?? 9、生于忧患 生:生存发展。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体现本文中心论点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4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 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9 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 6 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 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身体、生活境遇。 (生活、思想、行为) 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 如何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的,这样做的好处是? (1)“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2)”入则……国恒亡”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11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1)文末归纳中心论点。 (2)先论证“生 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 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3)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 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疆无人机御3航拍摄影与后期从入门到精通第9章 焦点跟随:无人机自动跟随拍大片.ppt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10+Office2016)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施工人员入场安全教育手册(一人一档).doc VIP
- 美的热水器F80- A20GA2(H)专项试验报告.pdf VIP
- 大学生创业生涯规划书.pdf VIP
- 人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时1)(教学课件)(3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专题训练100题-含答案.pdf VIP
- 渠道工程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doc
- 《肿瘤康复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