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讲解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许行》 孟柯 一、关于孟子和《孟子》 1、关于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2、关于《孟子》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 二、选文《许行》分析 (一)关于许行(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著名农学家、思想家。楚国(都城江陵纪南城)人,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 滕文公元年(公元前332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给他划定了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大儒家陈良之徒陈相及弟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 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于是展开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农”“儒”论。孟子出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对许行农学派大加讨伐,贬斥为“南蛮鴂舌之人,作先王之道”。许行及门徒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反驳。 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和门徒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还认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以粟易帽、锅、炊具、铁制农具等需要品。并且指出,如果一切自制,将“害于耕”。 在价格问题上也有较深刻的见解,主张依据产品的长短、轻重、多寡、大小等数量、质量规定相应的价格,使“市贾(价)不贰”“莫之或欺”,不赞成商人居中剥削,反对抬高物价和交换中的欺诈行为。 对滕文公的“历民以自养”的君主剥削制度,许行持批评态度。 他的思想,是小农经济平均主义的反映,集中显示了劳动农民自食其力的淳朴本色,表达了企图解除现实压迫的强烈愿望,充满对想象中平均社会的美好憧憬,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文章分析 1、第一段重点词语 为、踵、廛、氓、与、处、徒、衣、褐、捆、屦、 参考译文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滕国国君)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廛(廛:一般百姓一户人家所住的地方)而成为氓(由外地或别国迁来之民)。”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许行)的门徒几十人,都穿著用粗麻毛或粗麻编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靠编鞋织席为生。 2、第二段重点词语 负、耒、耜、之 参考译文 陈良(楚国人,是儒家学派的)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陈相的弟弟),背著耒耜(上古时的翻土工具)从宋国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先代圣君所倡导和实行的治天下之道,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移民。” 3、第三段重点词语 虽然、并耕、饔飧、仓廪、则是(那么这〈是〉)、厉民、恶 参考译文 陈相见了许行,非常高兴,把他(原来从陈良那儿)所学的(儒家那一套)全抛弃了,转而向许行学习。陈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说:“滕国国君,那确实是个贤明的君主;虽然如此,还没懂得许行所赞许的治国之道。古代的贤君,和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自己做饭吃,一面治理天下(饔餐:早饭叫饔,晚饭叫餐。这里用作动词,泛指做饭);如今,滕国有仓廪府库,那么这就是坑害百姓来养活自己,哪能称得上贤明呢?” 4、第四段重点词语 一、注意“後 ”与简体字“后”。 二、注意“否”是多音多义字。 三、其它:衣、冠、易、爨、以 四、特殊句式 奚冠?——冠素。 参考译文 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粮食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麻或毛的粗劣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它。”孟子说: “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釜、甑(蒸东西的炊具)烧火做饭,用铁制的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自己制造的吗?”陈相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