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富县直罗组沉积环境分析毕业论文
摘 要
直罗组是李德生于1951 年创名于陕西省富县直罗镇,标准剖面为富县葫芦河直罗
组剖面,指位于延安组之上、安定组之下的以块状长石砂岩和杂色泥岩、粉砂岩为主的
粗碎屑岩组合,以富含砂岩为特征。下以一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与延安组分界,为
平行不整合,上以一层灰绿色泥岩夹砂质长石砂岩与安定组分界,为整合接触。直罗组
的研究成果丰富但缺少分类整理,一些基本问题还存有疑问,如七里镇砂岩的命名地点
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解决了以上问题,并取得相应成果:
1. 收集了直罗组自创名(1951)以来的多个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程度对资料进行分
类,归纳出直罗组的命名、沿革、地质年代、地质特征等方面的材料,选择直罗组底部
七里镇砂岩、延安组煤线,中部高桥砂岩,顶部安定组底部砂岩为标志层,对直罗组进
行划分。考证早期文献并结合实际资料认为,七里镇砂岩命名地位于建庄川汇入沮水河
处,即现今店头镇。
2. 研究认为直罗组底部以七里镇砂岩或延安组煤线与延安组分界,顶部以紫红色巨
厚层状中粒含泥砾长石石英砂岩与安定组为界,内部可以划分为两个旋回。下旋回起始
于刘家砭东侧至杜家砭西侧结束,下部为黄绿色巨厚层状含砾中粗粒砂岩,即“七里镇
砂岩”,区域上分布较为稳定,从南向北厚度逐渐变薄,底部常含泥砾,可见到树干化
石;上部为黄绿色泥岩、粉砂岩与黄绿色中层状砂岩互层。上旋回起始于草子沟至安家
川结束,下部岩性为黄绿色块状中细粒砂岩,底部含树干化石;上部为黄绿、蓝灰、紫
红等杂色泥岩、粉砂岩夹黄绿色中层状砂岩。
3. 研究区砂岩十分发育,概率累积曲线与河道亚相相似,结合其它沉积相标志,如
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等,认为研究区杜家砭附近发育辫状河相、草子沟发育曲流河相
和宝塔山附近发育湖泊相,河流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河道亚相和河漫滩亚相,湖泊相主要
发育滨浅湖相。直罗组早期处于半干旱气候的辫状河沉积环境,中期气候逐渐向炎热干
旱转变,为曲流河沉积环境,晚期气候更加干旱炎热,在河漫滩上或更低洼处形成小型
湖泊。
4. 直罗组下段岩性主要为中、粗粒含泥砾长石砂岩,长石胶结;孔隙类型有粒间孔
-3 2
隙、溶蚀孔隙等;平均孔隙度56.71%,平均渗透率49.16 x10 μm ,其储层主要为IIb
类低渗透层。
关键词:直罗组 七里镇砂岩 沉积相 储层分析
I
Abstract
Zhiluo Formation is firstly named by Li Desheng (1951) in zhiluo Town Fuxian, and the
holostratotype is Hulu River Strata Section in zhiluo Town Fuxian.Zhiluo Formation is above
Yan’an Formation and underlying Anding Formation, has an unconformable contact with the
underlying strata and conformable contact with overlying strata. Its lithology is mainly
composed of massive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the variegated mudstone , siltstone and so
on.There is a lot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Zhiluo Formation,but it is all lack of
classification. Some basic problems still in doubt, such as where is Qilizhen,the boundary line
between Zhiluo Formation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