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教学进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第一章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本章首先从计算工具的发展开始,介绍计算机的历史和类型,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典型应用,以及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计算机学科概要及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构成;最后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P1-5) 人们发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初衷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但现代计算机的功能早已不再只是“计算”,而扩大到可以处理加工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的数据。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产生了计算的需要。钟表业,特别是齿轮传动装置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最早的机械式计算机。 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 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当时,19岁的帕斯卡为了帮助父亲计算税款,开始研究机械计算装置,最后制成了手摇驱动的齿轮进位式计算器,可完成六位数字的加减法。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多了一个叫“步进轮”的装置,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贝奇Babbage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 巴贝奇试图发明功能更好的通用计算机——分析机,但最终失败。 英国女数学家阿达 (1815-1852)是巴贝奇的合作伙伴。她用穿孔卡片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件计算机程序”。她还建议分析机用二进制存储。预言分析机能唱歌、绘画。 英国诗人拜伦的女儿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 (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1912-1954) 控制器(含运算功能) 可在纸带上左右移动的读写头,用于读写数据(输入输出设备) 可无限延伸的纸带。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姚期智:2000年首位获奖图灵奖的华裔学者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 (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冯·诺依曼: “如果不考虑巴贝奇、阿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思想,计算机基本概念只能属于阿兰·图灵”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P5-7) 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重30吨,占地167m2,耗电150千瓦 188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保 存80个字节每秒钟可做5000次加减 法或400次乘法运算。 “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 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1.1.2 电子计算机时代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第一代计算机 1946-1958年 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 代表机型:ENIAC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代计算机 1958-1964年 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 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IBM7090型 第四代计算机 1971年至今 以大规模/超大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以及便携机 第五代计算机:目标是智能计算机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三代计算机 1964-1971年 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 采用集成电路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IBM360型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工作站 服务器 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P7-8) 1.1.3 计算机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P9-13)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计算机特点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过程与实时控制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