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共筑生态文明.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现状 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为75微克/立方米,年均值为35微克/立方米),全国70%左右的城市不达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污染更加严重,一些城市灰霾天数达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不少地方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 环境问题的生态伦理视角分析(本质,原则,策略) 一、环境问题的本质 环境问题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不能就污染论污染,就环保谈环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理论认识前提) 二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1.必须正确处理大气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治理大气污染,要求对工业企业、面源和移动污染源进行治理,要求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还要淘汰落后产能,虽然这在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经济发展是追求的目标,但必须是不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经济发展 必须尽快解决政府考核的问题,不唯“GDP”论英雄,要在政府考核中加大环境指标的比重,同时,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等空气重污染地区,短期内可以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指标,甚至不对经济指标进行考核,让他们可以集中精力治理雾霾污染。 2、必须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相关的约束指标不够。尽管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单位GDP的能耗和水耗降低的目标,但是这是相对强度的要求,在GDP增大、发展较快,分母增大的情况下相对容易实现。国务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优良天数、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等都进行了明确要求,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开启了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新征程。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以新的思维、新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环境和能源总量指标的约束下,促进经济发展,才能适应这些要求。要认识到治理大气污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使经济脱离粗放、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打造出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3、必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毫不动摇地坚持大气污染治理的各项措施 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提出了明确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李克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地方政府如果还在顾虑自己的税收、就业等问题,就难以把落后产能淘汰掉。因此,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去推动!对于治理大气污染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问责。 大气污染防治具体策略 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 治理PM2.5污染的治本之策。 实行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产能总量控制,新、改、扩建项目等量或减量置换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21个重点行业的“十二五”淘汰任务。 2、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要强化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提高原煤入洗率,推广使用洁净煤。增加天然气、煤制甲烷、煤层气供应,发展核电、水电、风能和生物质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东海风力电厂(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 西气东输 3、严格治理机动车污染,提升燃油品质 着重抓好车、油、路三个环节。 对于机动车,科学调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 对于车用燃油,加快低硫化步伐,实施机动车“国五”标准。 提倡绿色出行,低碳消费。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问题 1、经济社会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停滞,需求不足,政府债务失控。刺激经济增长会扩大政府债务,削减债务会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是政府债务主要构成内容,但降低福利水平又会产生社会矛盾。 生态问题成为社会经济问题的一个突出矛盾, 2、政治矛盾问题 国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取代劳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对政府的不满通过经济政策集中地暴露出来,游行示威的矛头主要是针对政府的政策。 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措施是调整政府的政策。 3、世界体系的结构性问题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突出的表现是不公平、不公正的矛盾更加突出。在环境、气候能源、资源等方面斗争更加尖锐。 二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是利益争夺的矛盾,都要确保自己的世界上的既得利益,是一种既合作又争夺的关系。 三、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思潮 国际金融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在危机中受到了冲击,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清楚,更多地关注马克思主义。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实质是生产过剩,还是其他原因。 对危机原因的不同分析: 这些特征说明,在今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市场、科技、品牌将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的要素。 谁在这三方面占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