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教学案例
案例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其后,这篇文章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报刊火速转载,一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那么,为什么会兴起这样一个风波呢?追溯历史,我们就能看到真相的缘由。原来,在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 发表了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在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凡是” 的观点,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而,我们在78年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则是与“两个凡是”的错误判断标准提出来的争锋相对的一套价值判断标准。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像风暴般在全国蔓延开来,而这一讨论也得到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者的支持与呼应。最后,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讨论,在全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政治上确立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揭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知识点: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
问题:为什么会开展这么一场大讨论呢?从材料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实践?
案例2:
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有一则《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安石不在。苏东坡看见书桌上有一纸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才高气傲的苏学士心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耐寒傲霜,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于是提笔顺口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心情不快,到了当年九月重阳,一夜秋风刚过,苏东坡邀友赏菊。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是,他才猛然省悟,原来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1957年,庄心丹率领一个13人的勘测小组,在极其艰难和危险中完成了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初测和定测。“七月飞雪衣衫薄,清晨抱被卧冰层……”从庄心丹当时写的诗中,可以看出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磨难。自然条件的恶劣只是一方面,更危险的还是当时沿途不断出现的西藏叛乱分子。为了保护勘测人员,有关部门派了两个排的解放军战士贴身警卫,路上几次与叛匪发生枪战。技术人员也是一人一匹马、一杆枪,既是测量员,也当战斗员。
李兴钢,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失眠中度过两年。李兴钢作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既要跟业主、政府、奥组委等多方协调关系,又要跟十几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几个国家的工程师协调解决矛盾,同时,近四千张的施工图纸,都需要李兴钢签字负责,面对如此复杂的工作,李兴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知识点: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问题:为什么材料中庄心、李兴钢两人要在条件如此艰苦、任务如此艰巨的条件下仍然坚持探索实践呢?
案例4: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小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伯希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美国的哈雷卫星望远镜,能看到150亿光年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瘤子。虽然它成熟时鲜红欲滴,红果配绿叶,十分美丽诱人。但正如色泽娇艳的蘑菇有剧毒一样,人们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
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但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并作为象征爱情的礼品赠送给爱人。
过了一代又一代,仍没有人敢吃番茄。
到了十七世纪,有一位法国画家曾多次描绘番茄,面对番茄这样美丽可爱而“有毒”的浆果,他还躺在床上,鼓着眼睛对着天花板发愣。怎么?他吃了一个像毒蘑一样鲜红的番茄居然没死!他咂巴咂巴嘴唇,回想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第四十七届中小学科学展览会作品明书国小组自然科.pdf
- 第十三章 信息安全技术 参考.ppt
- 好习惯、坏习惯要怎样定义.doc
- 第七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doc
- 尊敬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doc
- 第十一章 2017年市中区教育系统.doc
- 下载文件详细资料-附件.doc
- 宁夏建设工程技术人员管理系统-企业版操作说明概论.doc
- 浅谈中国核心期刊论文格式要求.doc
- 无线产科中央监护系统招标要求-附件.doc
- 2024年陕西咸阳亨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业务部直聘用工招聘1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四川雅茶贸易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和考察聘用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辽宁省公司公开招聘拟录用人员(16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江苏连云港中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毕节]2025年贵州毕节市引进人才6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度中国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福建省厦门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春季人才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绿能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安徽滁州郊源阳光电力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1人(第一批次)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