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陈坚)5 CMC.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MC 金属基增强复合材料 Matrix 基体 Light alloys 轻合金 Titanium alloys 钛合金 Superalloys 高温合金 Reinforcement 增强体 Fabrication 制备工艺 Interface 界面;1、外力场 2、基体 3、基体表面区 4、相互渗透区 5、增强体表面区 6、增强体 ;machine off the surface replace with metal head insert metal acetabular cup metal-on-metal articulation;Chapter 5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第五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1. 陶瓷基体 Ceramic Matrix 2. 陶瓷基复合材料 CMC 3. 制备工艺 Fabrication 4. 应用 Applications;1. Ceramic Matrix 陶瓷基体;CMC Definition:以陶瓷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陶瓷(Ceramic):传统陶瓷、新型陶瓷 共价键Covalent bond(如:金刚石、Si3N4、BN) 或离子键 ionic bond(如:MgO、Al2O3),不含自 由电子 组成:晶相,玻璃相和气相(孔)等;氧化物陶瓷 (Oxide) Al2O3、MgO、SiO2、ZrO2和 莫来石(3Al2O32SiO2)陶瓷等 熔点在1700oC以上;微晶氧化物的强度较高;抗热震性差; 非氧化物陶瓷(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 耐火性和耐磨性好,硬度高,但脆性也很强。 Si3N4属六方晶系,有?、?两种晶相。强度和硬度高、抗热震和抗高温蠕变性好、摩擦系数小,良好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温度可达1000oC,电绝缘性好。 a-SiC属六方晶系,?- SiC属等轴晶系。高温强度高,具有很高的热传导能力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蠕变性。 BN类似石墨的六方结构,可作为高温自润滑材料。在高温(1360oC) 和高压作用下可转变成立方结构的?-氮化硼,立方结构,耐热温度高达2000oC,硬度极高,可作为金刚石的代用品。;化学性质稳定,耐热,高硬度,耐磨,质轻; 磁、电、光、热等方面的多样性能; 透明导电薄膜 压电陶瓷 脆性大韧性差、抗热震性能差 常因存在裂纹、空隙、杂质等缺陷而引起不可预测的灾难性后果;Toughening 强韧化;2. 陶瓷基复合材料 CMC;1、按复合效果 力学型复合材料,一般指结构用复合材料 功能型复合材料, 利用其力学性能外的所有其他性能(如光、电、磁、热性能等)的复合材料,例如碳/陶瓷耐热复合材料等 2、按基体 氧化物陶瓷基 非氧化物陶瓷基(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等) 3、按增强物 颗粒增韧陶瓷基 陶瓷颗粒:TiC、SiC、ZrO2和Si3N4(Al2O3基体) 延性(金属)颗粒:Cr、Fe、Ni、Mo、Co、W、Ti等 纤维增强陶瓷基: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玻璃纤维和硼纤维等 短纤维、晶须增强陶瓷基:SiC、TiC等 ;I. 颗粒增韧 (a) 相变增韧 (b) 非相变增韧 (c) 延性粒子增韧 (d) 纳米粒子增韧 II. 纤维增韧 (a) 裂纹偏转 (b) 脱粘 (c) 纤维拔出 (d) 纤维桥接 ;氧化锆颗粒 单斜相(m) ZrO2 ? 四方相(t) ZrO2 ? 立方相ZrO2 1170?C 2370?C t ? m转变具有马氏体的特征, 伴随有3~5%的体积膨胀。添加 Y2O3等稳定剂,相变转变温度 可低于室温。 应力应变诱导下发生马氏体相 变而吸收应变能,韧化材料。 ;ZTA中应力诱变韧化导致性能 随ZrO2体积含量的变化关系图 ;I.颗粒增韧 - (b)非相变颗粒增韧 ;?p? ?m时,裂纹向颗粒扩展到达颗粒与基体的界面。 如外力不再增加,则裂纹就在此钉扎。 若外加应力进一步增大,裂纹继续扩展:穿晶、晶间;;I.颗粒增韧 -(d)纳米颗粒增强增韧;II.纤维增韧-(a)裂纹偏转 crack deflection;II.纤维增韧- (b) 脱粘 debond;II.纤维增韧 -(c)纤维拔出 pull out;II.纤维增韧 - (d)纤维桥接 bridge;不同金属、陶瓷基体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比较 ;2.3 界面和界面设计 (design);界面的作用 (Effect);为了获得最佳界面结合强度,希望避免界面化学反应或尽量降低界面的化学反应程度和范围。实际当中除选择增强剂和基体在制备和材料服役期间能形成热动力学稳定的界面外,就是纤维表面涂层处理。包括C、SiC、BN、ZrO2 和SnO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