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2015f
声源的分类 * ? 机械性噪声:固体振动产生。在撞击、摩擦、交变应力的作用下,机械金属、轴承、齿轮等发生振动。 ? 空气动力性噪声:由气体振动产生。当气体中存在涡流或发生压力突变时引起气体扰动。 ? 电磁性噪声:由于磁场脉动、磁致伸缩、变压器机构、电源频率脉动等引起电气部件振动而产生。 * 声源的控制 消除噪声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机器设备本身的振动和噪声,主要方法包括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生产噪声的设备安装时设置减振基础、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消声装置等。 二、噪声控制的具体技术措施 * 包括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等技术。 * 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阻挡声能的传播,把声源产生的噪声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在噪声的环境中隔离出相对安静的场所。 * ? 采用带阻尼层、吸声层的隔声罩对噪声源设备进行隔声处理,随结构形式不同其A声级降噪量可达到15~40dB。 ? 不宜对噪声源做隔声处理,且允许操作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应设置操作、监视、休息用的隔声间(室)。 ? 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产工艺孔的隔墙,将车间分成几个不同强度的噪声区域。 * ?单层隔声结构 ?双层隔声结构 ?组合隔声体 * ?单层隔声结构应注意: 应防止孔洞或缝隙的漏声。对于构件的拼装节点、电缆孔、管道的通过部位或声通道,应进行密闭或消声处理。 * ?双层隔声结构应注意: 空气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 双层结构各层的厚度不宜相同,或采用不同的刚度,或加阻尼。 双层结构间的连接应减少出现声桥。 双层结构间宜填充多孔吸声材料。 * ?组合隔声体 ?组合隔声体: 缝隙密封:一般用乳胶条或工业毡(工业毡效果较好,尤其对高频噪声效果好)。 隔声量≤25dB时可采用单层玻璃; 隔声量25-40dB时采用双层玻璃; 隔声量>40dB时采用三层玻璃。 两(三)层玻璃尽量不要平行设置(避免共振),最好使用不同厚度(面密度)的玻璃。 玻璃和窗框、墙壁和窗框之间的缝隙应封严。 两层玻璃之间的周边,应布置强吸声材料。 * * ?同等面密度单双层结构隔声量比较: * 隔声门窗对隔声量的影响: 墙的隔声效果很好,面积也大,但存在低隔声量的门窗,使得整体平均隔声量大大降低。 孔洞缝隙对隔声量的影响: 空隙大小:孔洞加大,高频隔声量下降,同时向中低频方向扩展。 声波频率:对高频段声音影响大。 墙板厚度:墙板越厚,孔隙对隔声性能的影响越小。 * ?消声器((Muffler))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 ?消声器的种类很多,究其消声机理,分为六种主要的类型:阻性消音器、抗性消音器、阻抗复合式消音器、微穿孔板消音器、小孔消音器和有源消音器。 * ? 对空气动力机械(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等)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应采用消声器进行消声处理。 ? 当噪声呈中高频宽特性时,可选用阻性型消声器;当噪声呈明显低中频脉动特性时,可选用扩展室型消声器;当噪声呈低中频特性时,可选用共振性消声器。 ? 消声器的消声量一般不宜超过50dB,消声器内的气流速度:对空调系统应低于10m/s,对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的进气和排气不宜超过30m/s。 * 衡量消声器的好坏,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消音器的消音性能;(消音量和频谱特性) 2、消音器的空气动力性能;(压力损失等) 3、消音器的结构性能。(尺寸、价格、寿命等) 消音器的消音量越大,压力损失及价格越大;消音量相同时,压力损失越小,消音器所占空间就越大。 * 吸声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室内的混响声,对直达声不起作用,也就是说吸声可提高音质,但对降噪能力效果不好;且吸声材料是以多孔、疏散的材质。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卡普隆纤维、棉麻等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4.ppt
- 罗兰贝格--某大型集团战略报告-135页.ppt
- 考点2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
- 职业健康工作----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jsp.ppt
- 绿篱植物,黄杨科,卫矛科,小檗科.ppt
- 肖伟-药物临床应用的理论与实践.ppt
- 自然地理学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7.1.ppt
- 良平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抢答赛.ppt
- 苏轼词两首 梅河五中 佟海燕.ppt
- 英文2-机会成本及贸易(含中文).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