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测元素特征共振发射线.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待测元素特征共振发射线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通常是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 (1) 检出限低,10-10~10-14 g; (2) 准确度高,1%~5%;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无须分离;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局限性:难熔元素(如W)、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 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二 共振线与特征谱线 1 共振线: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激发态?基态: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吸收线(也简称共振线) 2 特征谱线: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基态?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三 原子吸收线的形状(或轮廓)与变宽 将吸收系数对频率作图,得曲线为吸收线轮廓,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K:吸收系数,表示单位体积内原子对光的吸收值; γ:频率,吸收最大处所对应的频率叫中心频率; 峰值吸收:最大吸收值 谱线宽度:最大吸收值的 一半处所对应的宽度 用△ν表示;10-3~10-2nm 谱线变宽——导致测定的灵敏度下降 原子的性质决定的自然宽度,与激发态原子的寿命有关 外界因素: 多普勒变宽:热 压力变宽:碰撞展宽 自吸变宽: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 场致变宽:影响较小 四 原子吸收的测量 2 峰值吸收测量法 第二节 原子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 (1)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 (2)试样在原子化器中被蒸发、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 (3)当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该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区时,部分光被蒸气中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通过单色器和检测器测得特征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即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线性关系,从而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 流程 一.光源: 光源应满足的条件: 1)能辐射出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还窄的谱线,并且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应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相同。 2)辐射的强度应足够大。 3)辐射光的强度要稳定,且背景小。 锐线光源 空心阴极灯 (动画) 空心阴极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管,其结构如图: 工作过程: 高压直流电(300V)---阴极电子---撞击隋性原子---电离(二次电子维持放电)---正离子---轰击阴极---待测原子溅射----聚集空心阴极内被激发----待测元素特征共振发射线。 二、原子化系统 a)喷雾器:将试样溶液转为雾状。 b)雾化室:内装撞击球和扰流器(去除大雾滴并使气溶胶均匀)。 c)燃烧器:产生火焰并使试样蒸发和原子化的装置。 原子化过程: MeX 脱水 MeX 蒸发 MeX 分解 (溶液)(固体微粒) (气态分子) Me +X (基态原子) 火焰的组成: 空气-乙炔火焰:温度在2500K左右; N2O-乙炔火焰:温度可达到3000K左右; 空气-氢气火焰:最高温度2300K左右。 火焰的类型: 贪燃:燃气较少,(燃助比小于化学计量,约为1比6),燃烧完全,温度较高 但冷的助燃气带走热量,用于易离解、易电离的元素。 富燃焰:燃气较多。燃烧不完全,温度较低。但具有还原性 。 适用于易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素 化学计量焰:温度高、稳定、干扰小 火焰原子化法的优缺点 优点: 重现性好 火焰稳定性高 背景噪声低 易于操作 (2)非火焰原子化法: 电热高温石墨管原子化法和化学原子化法。 ①石墨炉原子化装置 包括电源、保护系统和石墨管三部分。 电源:10~25V,500A。用于产生高温。 保护系统: 保护气(Ar)分成两路 管外气——防止空气进入,保护石墨管不被氧化、烧蚀。 管内气——流经石墨管两端及加样口,可排出空气并驱 除加热初始阶段样品产生的蒸汽 冷却水——金属炉体周围通水,以保护炉体。 石墨管:多采用石墨炉平台技术。 (2)原子化过程 原子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 干 燥:去除溶剂,防样品溅射; 灰 化:使基体和有机物尽量挥发除去; 原子化:待测物化合物分解为基态原子,此时停止通 Ar,延长原子停留时间,提高灵敏度; 净 化:样品测定完成,高温去残渣,净化石墨管。 (动画) ②化学原子化(低温原子化) 将元素在低温下与强还原剂反应,使其以气态原子或化合物的形式与反应液分离,送入吸收池中或低温加热进行原子化的方法。 冷原子化法 (测汞仪) 将试样中汞的化合物以还原剂(如SnCl2)还原为汞,加热成为蒸汽,并通过Ar 或N2 将其带入吸收池进行测定。 氢化物原子化——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