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与垂直组织-教师个人网页空间.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平与垂直组织-教师个人网页空间

課程發展與社會演化關係 九年一貫課程興起的時代背景 九年一貫課程目標、領域與基本能力之關係 嘉達納的多元智慧 九年一貫制課程與多元智慧之比較 九年一貫所面臨之問題 壹、師資培育的問題 貳、課程統整的問題 參、教師適應問題 肆、家長觀念問題 伍、相關配套問題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策略 壹、正確瞭解九年一貫課程內涵 貳、建立彈性變革的教育基本共識 參、強化統整課程的教學策略 肆、健全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組織 伍、培養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 陸、加強教師機構輔導功能 Tyler 的課程發展模式 Hunkins 的課程發展模式 進行需求分析的建議方法 1.規劃時間及人力資源,以進行需求分析。 2.決定可提供資料做分析的人士:教師、學校、家長、 行政人員、社區人士等。 3.創造或取得蒐集資料的工具:調查、會議、問卷、測驗結果、訪談等。 4.決定時間表。 5.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需求分析。 6.分析資料,確認存在於課程目的與學生表現之間的差距。 7.決定什麼需求或差距能夠及(或)必須反映於課程中。 8.依據學校與社區人士認為重要的事項,將必須關注的需求 列出優先次序。 9.從優先的需求中設定目的與目標。 課程發展取向綜覽 世界知識到學校知識 設計的要素 課程設計的來源 一、科學作為來源 二、社會作為來源 三、永恆與神聖的來源 (eternal and divine sources) 四、知識作為來源 五、學習者作為來源 概念架構:水平與垂直組織 -水平組織 課程設計,包含課程成分與要素的組織,存在著兩個基本的組織面向:水平與組織。水平組織(horizontal organization)是使課程工作者著重於課程範圍(scope)與統整(integration)的概念,也就是將課程要素並列的安排。例如將不同科目的內容(例如歷史、人類學與社會學)安排在當代研究一門課程裡的水平組織。 概念架構:水平與垂直組織 -垂直組織 垂直組織(vertical organization)是強調順序性(sequence)與繼續性(continuity)的概念,係有關課程設計要素縱的位置安排。例如將「家庭」的單元放在一年級的社會科中,而將「社區」的單元放在二年級的社會科中,就是垂直組織的一個例子。 設計層面的考量 1.範圍 2.順序性 3.繼續性 4.統整 5.銜接(articulation)與平衡(balance) 主要課程設計綜覽 課程發展與設計 範例- 學習活動單設計 p2 課程發展與設計範例- 學期計畫設計 p1 課程發展與設計範例- 學期計畫設計 p2 課程發展與設計範例- * * 混沌理論 相對理論 古典力學 理論典範 動態 多元 紙筆 評量方式 網路化 多面向 單面向 教學策略 新新人類 (NNP) 新人類(NP) 舊人類(OP) 學生特質 CQ EQ IQ 關鍵智慧 新新課程 新課程 舊課程 課程模態 資訊社會 工業社會 農業社會 演化階段 發展層面 劉奇偉、吳炫三 珍古德 8.自然探索智慧 釋證嚴、星雲 狄更生 7.自省智慧 馬英九、趙寧 泰瑞莎 6.人際智慧 紀政、張德培 愛迪生 5.身體動覺智慧 馬友友、林昭亮 貝多芬 4.音樂智慧 郎靜山、貝聿銘 畢卡索 3.視覺空間智慧 丁肇中、李遠哲 愛因思坦 2.數學邏輯智慧 高行健、余秋雨 莎士比亞 1.語言智慧 國內代表人物 國外代表人物 智慧類型 數學邏輯智慧 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自然探索智慧 主動探所與研究 數學邏輯智慧 運用科技與資訊 人際智慧 規劃、組織與實踐 人際智慧 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 人際智慧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語文、身體動覺、人際智慧 表達、溝通與分享 音樂、空間、身體動覺智慧 欣賞、表現與創新 內省智慧 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基本能力 人際與內省智慧 綜合活動 自然探索、數學邏輯智慧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數學邏輯智慧 數學 空間、音樂智慧 藝術與人文 人際智慧 社會 語文智慧 語文 學習領域 肢體運作智慧 健康與體能 多元智慧 九年一貫制課程 課程是人们互動中突發的現象;課程是動態與不確定性的系統。 課程發展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動態歷程 視課程為對話 課程發展是「專業對話」 視課程為注重品質的活動 課程發展是主觀的、個人的、美學的、互動的 非技術-非科學 課程是讓學生從事不同的與有意義的任務 課程可以被解構成不同的部分或任務 課程是傳授規劃好的內容與經驗 課程發展包括決定重要的活動/任務分析;基於課程從終點到起點的主要決定階段 課程基於師生自然的認知傾向 基於最近的認知理論 課程是內容及經驗的組織與傳授 課程發展是理性的,包括重要的決定點。 各部分知識的摘要 課程發展有高度客觀性與邏輯性 可選擇與組織知識的要素 可確認及使用主要的步驟 技術-科學 課程觀點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