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doc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对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尽一致。早在2001年Geerts等[1]即统计,下肢矫形术后若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下肢DVT发生率为40%~84%,其中近端DVT发生率为8%~24%,有症状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生率为1.8%~7%,致命PE发生率为0.2%~2.0%,而75%~90%的肺血栓于下肢、盆腔和下腔静脉。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 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 总的发生率分别42%~57%、41%~85%[2],约 50%~80%的 DV T可无临床表现。但由于可并发致命性肺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其危害极大.及时发现有赖于对疾病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2]。
DVT的发生,与术前患者本身的情况有关,比如老年人、截瘫病人。而在术中与手术方式及术中是否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有关,在术中插入假体柄时,骨髓腔内压力逐渐增高,使小的骨髓颗粒和游离脂肪通过静脉的破裂口进入体循环。Pilto等[3]将130例骨水泥型TH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手术作对照,另一组术中保持髓腔内负压,术中经食管B超监测血栓。所有患者均延长使用LMatic pression,IPC) IPC设备由可间歇性充气膨胀及恢复的肢体加压套、充气加压泵和相应的控制装置组成。针对DVT的形成原因,利用其对肢体产生周期性压力来达到改善静脉回流、预防DVT形成的作用,是目前用来防止DVT发生的主要方法之一。Lurie等[10] 对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发现,用加压设备可显著提高静脉血流速度和流量,增加血管壁剪切力,有效改善血流淤滞;周期性加减压作用产生的搏动性血流可通过远端肢体深静脉系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因子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防止血栓形成。IPC通过间歇性施加空气对足部和小腿进行挤压,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也可以减轻组织水肿。有研究表明间断充气加压装置能增加静脉血流速度200% 、增强内源性纤溶活性 、降低THR术后 DVT 11%~23% 、降低TK R术后DVT 6%~22%,术后使用至患者下床活动,无明显副作用[11]。此外,IPC可能通过减少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因子21 ( plasma 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21,PAI 21 ),使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tissue plasma inogen activator,t-PA) 活性增加,从而增加血液纤溶系统的活性,起到清除已形成血栓的作用[12]。不少学者[7,8]比较研究了IPC与逐级加压弹力袜的预防效果,得出前者不仅在预防总的DVT发生率上优于后者,并且在THR中更能预防有更高危险性的近端DVT 。而机械性预防措施不被推荐作为单独的方法使用,因此药物预防和机械性预防的联合使用为国内外专家所推荐[2,6]。近年来,单纯采用中医药或中西药联用防治DVT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取得很好效果。
2 药物的应用
2.1 中药预防 对于人工关节置换言之术后DVT的防治,现在仍然没有一种规范化的预防方案。国内相关文献显示,中药预防人工关节术后DVT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好。徐生根[13]等用中药加减复方对17例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干预,通过中医辩证分型及分期,早期(术后1~7天)辨证为气血瘀滞、瘀湿郁热,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退瘀; 中期(8~14天)辨证为气虚血瘀,寒湿凝滞,治以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早、中期分别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及补阳还五汤加减,中药组同时也进行常规性用药,而对照组术后仅常规用药。结果显示联用中药组的DVT发生率仅为5.88%,而对照组DVT发生率则为31.82%。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lt;0 .05 ) 。梅汉尧[14]等在60例全髋置换术前3天至术后10天每天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用药期间每周监测2次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并与不用药预防组对照。2组均于术后第 7天、第14天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肢深静脉血流及DVT形成情况,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8.3%,对照组56例未应用药物预防,DVT发生率位41.1%,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显示丹参可显著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药理研究表明,丹参中的药理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