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方案撰写参考格式
課程方案 撰寫參考格式
試以「學習樹林」課程(三單元課程、四小時課程)為例,舉例說明申請者如何準備一套課程方案。本範例適合於豐富生態與自然特色之設施場所,適用對象為國小中高年級學生。
課程(模組)名稱 學習樹林(三單元課程) 實施對象:3-6年級 課程時數:4小時 課程人數:20人 生師比(不列入協同教學人員)
20(20:1) 課程講師:最好為環境教育專職人員或專業人員
王鴻濬 協同教學人員:可以搭配環境教育志工搭配
不需協同教學人員 課程實施地點
室內場地(教室)
銀河餐廳
戶外場地
應星林間小徑
繽紛闊葉森林區 課程目標 課程開設的目的為何?
完成課程,學員可以在環境素養與能力上達到什麼目標?
範例:本課程目的在協助學員發展出對自然環境的覺知感受與欣賞,希望學員感受自然,體驗人與自然互動之和諧關係。 課程大綱 課程架構
以條列式呈現
範例:
知識/情意面:先導入學生對四周環境覺知;引導學生透過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等感官體驗環境,激發學生對環境的讚嘆與想像。講述本地環境特色、生態組成,並與當地文化、產業發展做一連結介紹。
技能/價值面:透過實作單元,集體創作,同儕間讚賞環境、詮釋環境、分享創作,加深學生對環境友善的信念,並由和諧的人與人類社群與環境關係的維持,誘導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
1. 藉由視覺認識環境的顏色
2. 藉由聽覺感受環境的聲音
3. 藉由嗅覺體會環境的味道
4. 藉由觸覺辨識環境的質感
5. 藉由身處場域想像、領略我與環境的關係,並分享與自然相處的感受
6. 能藉由自然場域之素材操作,觀察、想像、分享人與環境之抽象與實質緊密相連之關係。 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實施對象若為中小學生,請列出課程與環境教育核心能力的連結
環境教育核心能力由授課講師或課程規劃環教人員勾選
範例:
環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探究環境中的事務
環2-3-1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環 3-2-1 瞭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課程單元 教學重點或教學活動 教學法 教學資源/器材 單元一:林間步徑
單元二:大地藝術家
單元三:蔬食低碳飲食 單元主題,進行時間地點的安排
此單元的教學如何進行,描述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講授
DVD教學
討論
實作
體驗 設施場所位置、設施(備)、教學器材 單元一:林間步徑
(60分鐘) 用心行走(約15分鐘)
(1)講師帶領學生由集合點出發,抵達林間步徑的入口,講師說明穿越步徑需要15分鐘時間,必需依序魚貫而行,後方學生不可超越前方學生而行。
(2)學生在體驗林間步徑時,放慢腳步,不可說話交談,以耳聽環境聲音,以鼻呼吸環境的味道,以心體會周遭環境
基礎環境介紹
講師對周遭的環境做介紹
(約5至10分鐘)
(1)森林多樣性環境
(2)林間步徑的文化歷史背景
體驗分享(約30分鐘)
(1)講師帶領學生,在林間步徑出口前,圍圈席地而坐,由學生發表心得,在林間步徑聽到什麼?聞到什麼?想到什麼?
(2)請學生表達與林間步徑相處的感受,對自然環境的讚賞,並延伸到對森林與人類的關係 體驗
講授
討論/學習評量 應星林間小徑
應星林間小徑
應星林間小徑/繽紛闊葉森林區草地 單元二:
大地藝術家
(120分鐘) 本單元藉由自然素材之創作,呈現人與環境互動、想像與分享的實作課程單元。
1. 分組與說明(約10分鐘)
(1)講師對參與學員分組,分組目的在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分組隊員經討論能分享其他學員創作的動機與想要表達的主題。
(2)每組成員四位,分成五組。每組簡單討論創作方向與主題,並給一個名字。
2. 自然素材收集(約30分鐘)
(1)講師發給每組1-2個收集袋(可重複使用),每位學員手套一副。自然素材收集原則:地上撿拾植物葉、花、果實、莖幹、根等。絕對不可以用採集獲取自然素材。若已認識植物,可以簡單記錄其外表特徵與棲地環境。
3. 大地藝術創作(約40分鐘)
(1)講師分配每組創作地點,並給每組簡單的輔助創作器材如:棉繩、修枝剪等。
(2)各組學員通力合作,集體創作。
(3)每組有一位成員開始撰寫創作材料特性、創作動機,以及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涵。
4. 表達與分享(40分鐘)
小組成員在作品前面,其他學員圍觀。
每組分享:
(1)為什麼使用這些自然素材來表達創作主題?它們與創作主題間有類似性?隱喻性?或啟示性?
(2)如何延伸從作品到自然素材、自然素材的環境間的關係聯想與解釋?
(3)寫一首詩來表達對自然的讚嘆
講解、討論
實作
實作
討論、學習評量
教學器材:筆記本、鉛筆
地點:繽紛闊葉森林區
教學器材:手套、收集袋
地點:繽紛闊葉森林區
教學器材:棉繩、修枝剪
地點:繽紛闊葉森林區
地點:繽紛闊葉森林區 單元三:
疏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普通话培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代序)-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pdf
- 论清末民初新旧德育观的博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pdf
- 论证的意义与分类.doc
- 论网络时代高校科技期刊的读者定位3-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论说文教学.ppt
- 论美国的出口管制体制.pdf
- 设计——清除视觉污染.doc
- 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ppt
- 访问格式2.pdf
- 论澳门双语公函的格式-行政公职局.pdf
- 课程四:‘人际通了没-谈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日期:99年4月12日(一.pdf
- 课程负责人为贺竹梅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doc
- 课程的变与不变之间:以教室为主体的课程发展与慎思历程.pdf
- 课程资源-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吉林大学.doc
- 课程:两岸经济发展专题讲题:经济、制度与发展:全球的视野.ppt
- 课题五:病理状况下面口部与合谷穴区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doc
- 课题名称: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测评及德育手段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
- 课程难点.ppt
-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九)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间:60分满分.doc
- 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过程设计.pdf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pdf
- YYT 1789.4-2022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与可报告区间.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3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pdf VIP
- 口腔名词解释、大题.pdf VIP
- 《革命烈士诗抄》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招标代理投标文件.doc VIP
- 2022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