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象征性意象
诗人以“船”、“山”的形象比喻骆驼,并以骆驼的形象暗比坚忍不拔、胸怀远大目标的革命者,因此便构成了情与景交融的画面:夜色茫茫,荒漠无垠,然而行进着的骆驼的身影,它脚步坚实而又昂首天外,引导着旅行者走向朝霞满天的黎明。如果不用“骆驼”的比喻,画面便缺少意象和气韵,便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3、兴:“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就是“起”,是用“它物”开头的一种手法,又称“起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 前两句写关雎与后两句所写男女恩恋之情各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有相似相通之处,所以借前者来起兴,以它物它景托出一种诗的意境,再引出后者以抒情寄意,这就比直抒胸臆来得委婉有情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兴,亦起于情。借物言情,以此引彼,所起之物对所兴之物有起情、烘托等作用。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中多用比兴,如“山丹丹开花红娇娇,/香香人才长得好”,“风吹大树嘶拉拉响,催二爷有钱当保长”。有的民歌用一句起兴,反复咏唱,有回环婉转的音乐美。 郭小川的《祝酒歌》的开头一节: 三伏天下雨哟, 雷对雷; 朱仙镇交战哟, 锤对锤; 今儿晚上哟, 咱们杯对杯! “雷”和“锤”两个形象的起兴是为了引起下文祝酒的“杯对杯”, “雷”“锤”二字也有暗比林区工人豪情胜概的意思。一般来说,多数“兴”的形象含有“比”的意味,常常是“兴”中有“比”,“比”中有“兴”。因此,这两种诗的技巧结合起来使用,有时也可以看成一种技巧。在散文或者杂文中间运用“比兴”,是另外一种情形,比兴是不能分开的一种技巧,也就是说的“托物言志”的手法。 所起之物与所兴之物有某种相似性。 (二) 现代表现手法 1、象征 写作技法所说的象征,是以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寓意或揭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强化或美化人与物之精神品格的一种艺术手段和方法。象征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必然的对应关系。这两者沟通和联系的前提,是作者和读者双方共有的文化积淀和心理感受。 两种象征方式: (1)整体象征:指用一个象征体或一组象征体贯穿全篇。如艾青的《礁石》 (2)局部象征:局部象征指作品中某一局部使用的象征技法。 运用象征手法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和契合点,并提供必要的背景和环境,把它突出地表现出来。这既是作者成功运用象征的途径,也为读者了解文章内涵提供了一把钥匙。 2、通感 通感是指把五官感觉互相沟通转化、移借交错起来的表现手法。当灵感袭来时,诗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这个时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之间的联系特别紧密与灵敏。于是,在诗人神游的世界里,声音有了形状或颜色,花朵有了声音,香味闪着色彩,所以它是人们高度敏感和亢奋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促织声尖尖如针”(贾岛《客思》)、艾青的《小泽征尔》写日本指挥演奏家小泽征尔的风姿:“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3、省略与跳跃 诗歌写作通常要做到言简意赅,讲究简约之美。诗歌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意义省略和情绪跳跃,这些意义省略和情感跳跃为读者预留了发挥想象的巨大空间,也使诗歌的意蕴无限,经得起多次阅读与阐释。 如余光中的《乡愁》。 又如曾卓《我遥望》: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里,偶而抬头 遥望六十岁,象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象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 4、近比与远比 “近比”是指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关系极为明显,读者读后可以马上接受,如“当我的生命嫩得像花苞,/每样东西都朝着我发笑。” “远比”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不明显,二者跨度很大,读者粗看起来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比喻陌生化效果强烈,给读者带来的审美刺激也更大。例如“精神世界最深的沉思象只哀愁的手。” 5、博喻与铺陈 博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写同一个事物意象,以各不相同的喻体来喻指同一个本体。如: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