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基础知识(F5).docVIP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基础知识(F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基础知识(F5)

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9分) ①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②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注】颡:额头。 24、下列对选段①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恶之分,人性的善恶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不是先天就有的。 B.孟子以“水之就下”比喻人性本善: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如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C.孟子先肯定了告子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告子的观点作了补充和发展。 D.选段中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与“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的观点一致 25.结合上面两个选段,谈谈孟子与孔子在主客观对人的作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3分) 答: 26、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家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再写两个句子。(3分) 例句:关汉卿不肯大团圆,痛陈窦娥的冤情,控诉了封建吏治的黑暗。 24.C (孟子肯定的只是告子“水无分于东西”的说法,并没有肯定他关于人性的观点,也没有对告子的观点作补充和发展)(3分) 25、孟子看到客观世界对人的制约,认为人性本善,如果变得不善,那是外力所为。而孔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达到仁要靠道德的自觉和不懈的努力。(3分) 参考译文:①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孟子说:”水流确实不分向东向西的,但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呜?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烦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过是水的本性呜?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②孔于说:“难道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 26、曹雪芹不肯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语言文字运用(共14分,共3小题,每小题4分) 20、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吃晚饭时,全家人都围在了桌前,看到儿孙满堂,两位老人自然很高兴,张先生的爷爷一时高兴也喝了点酒。老人屡次想和孙子孙女们交流,但孩子们却并不在意,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老人开始不高兴了。看大家都不和他说话,老人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说完之后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分)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经典是人生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候就会酿出芳醇甘美的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对“天然湖的特点”作简要的介绍。(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32个字)(5分) ???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闪的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人性悲哀,近在咫尺远在天涯。或“机”怒老人。(2分)(围绕新闻主题,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