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化经典阅读(一)
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化经典阅读
文化经典阅读(6分)
1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注】①道,通“导”。②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魅的弟弟。桓魅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
(1)根据文段,请你阐述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分)
(2)子夏劝说司马牛,是践行孔子待友之道的典范。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两则材料所阐述的待友之道。(3分)
14. 示例:君子能积极地以敬持身,不犯过失,又能待人恭敬,合于礼节(1 分),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1 分),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1分)
( 2 ) ( 4 分)示例:朋友有过失或疑惑,应诚挚地帮助他(1 分)。用合乎义理的内容来劝导他(l 分);劝导的辞气,沟通的态度方法等,要因人事情景不同而深加考虑(l 分)。如果朋友不听,那就停止劝导,以免自取其辱(l 分)。
【参考译文】
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应诚挚地帮助他,用好的方法和内容来劝导他;如果朋友不听,那就停止劝导,以免自取其辱。”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以敬持身,不犯过失,又能待人恭敬,合于礼节,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尽心上》。《论语子罕》【注释】篑(kuì),土筐。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3分)A.孟子认为领略过大海的人很难再对其他水产生兴趣,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也难以被别的观点左右。B.孟子说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是因为由波澜之壮观,可以想见水之深广。??C.孟子认为君子追求道,不到一定程度不能通达,而通达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求的的。D.孔子用堆一座山来打比方,还没有装满一筐土,别人叫停就停,可见人云亦云是会害人的。(2)上述两个语段均蕴含有关于学习的道理,请找出它们在这方面的共同之处(3分)(1)D?(2)。作品注释(1)东山:。(2)容光:。(3)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原文翻译作品赏析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的升华。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徐霞客说:境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的积极意义哩。关键是看你怎么,怎么。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当然是极端腐败,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思想境界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即便是 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罢。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既然,那么,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登泰山,观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展胸襟,升华境界的启发。。另一方面,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同样的启发,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总起来说,这是一段的绝妙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译文】 孔子说:【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这一比喻,说明和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论语·阳货十七·13》:子曰:“。” (伪善的老好人,就是败坏道德的人)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在孟子的《孟子·尽心下》和徐干的《中论·考伪》都有所提及。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这个当然是不错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所指的伪君子成分定然是众人所唾弃的,所以俗语有伪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黑龙江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三(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复习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四(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复习模拟试题七(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复习模拟试题五(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复习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复习模拟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复习模拟试题八(含答案).doc
- 2014黑龙江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复习模拟试题六(含答案).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基础知识(J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字运用(I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字运用(I2).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字运用(I3).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字运用(I4).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字运用(I5).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学名著阅读(一).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学名著阅读(二).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言文阅读(B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言文阅读(B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