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户外作业虎头蜂攻击预防手册-宜兰大学.pdf

附录一户外作业虎头蜂攻击预防手册-宜兰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录一户外作业虎头蜂攻击预防手册-宜兰大学

附錄一 戶外作業虎頭蜂攻擊預防手冊 1 戶外作業虎頭蜂攻擊預防手冊 計畫主持人:陳裕文 教 授 共同主持人:江敬晧 助理教授 協同主持人:安 奎 榮譽教授 執行單位: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德霖技術學院 休閒事業管理系 明新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目 錄 緒 論 1 認識虎頭蜂2 虎頭蜂與人類生活3 虎頭蜂容易出沒的季節與地點 6 瞭解虎頭蜂的行為與習性9 容易接觸到虎頭蜂之戶外從業人員 12 戶外作業人員如何預防蜂螫 13 面對虎頭蜂如何應變 15 蜂螫後的現場緊急處置 16 蜂螫之毒性反應與醫療措施 18 台灣常見虎頭蜂種類20 台灣各地區虎頭蜂諮詢資料 2 8 緒 論 每年全台各地都有蜂類螫人的消息,其中以胡蜂類中的虎頭蜂及 長腳蜂最為頻繁( 圖 1) ,所造成的傷亡最多,對從事於戶外各項工作及 休憩活動的人員來說造成極大的威脅,然而,目前各界對於胡蜂類危 害情形沒有適當的重視與防範措施,胡蜂類的攻擊是出其不意的,尤 其是虎頭蜂,一旦招惹非常可怕。因此,能多了解這些蜂類的習性, 在勞工人員從事戶外作業及活動時 ,方能減少被蜂類螫叮的機會,甚 至發生蜂螫的狀況時也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反應,使自身或周遭人員 之傷害降至最低。因此,本手冊內容包含虎頭蜂類的基本認識、特有 習性與攻擊行為,以及防除、防螫、蜂螫後急救與後續處理等相關知 識與作法 ,不僅提供於勞工人員在進行戶外工作時,降低遭遇蜂螫的 機會,也說明自我保護的作法,減低在工作中因蜂螫所造成之傷亡。 圖 1 :左圖為黑腹虎頭蜂,右圖為棕長腳蜂。 1 認識虎頭蜂 人們聞之色變的蜂螫事件,每年不斷上演,『虎頭蜂』,是屬於胡蜂科 (Vespidae) ,虎頭蜂屬(Vespa spp. )的社會性蜂類,在學術上通稱為『胡蜂』 ( 圖 3) 。其性情兇猛,喜好甜食,蜂巢均築成甕形且大多築在樹上,而 有少數種類的巢是築在地表下,體型較一般蜂類大 ,是具有危險性的 昆蟲。虎頭蜂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 毒腺相連,蜂毒是由多種胺基酸組成之毒蛋白,螫叮會使人出現中毒 現象,如紅腫、奇癢、刺痛等過敏現象,嚴重時引起患者休克,甚至 死亡。虎頭蜂具完整社會組織,成員包括一隻產卵的雌蟲,即蜂后, 還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數是雌蟲。雄蜂僅佔少數。 另一類常與人接觸的蜂類為 「長腳蜂」,是屬於『胡蜂科』中的長 腳蜂屬(Polisties spp.) ,亦稱為馬蜂 。長腳蜂製作蜂巢時,材料有類似 紙的成分,因而有 Paper Wasp 之稱( 圖 2 ) 。成蜂飛行時,後腳垂下, 黑黃相間修長的雙腳十分明顯。屬於原始的社會性胡蜂,蜂巢通常只 有單個,形狀近似蓮蓬頭,外表無巢殼保護,蜂群個體通常少於 50 隻,築巢地點也經常於建築物上或矮灌木叢中,雖具有攻擊性且與活 動範圍幾乎與人類重疊,不過,其傷害程度不若虎頭蜂來的猛烈 。 圖 2 :位於屋簷下的長腳蜂蜂巢 圖 3 : 分離式冷氣之室外機下 的黃腰虎頭蜂蜂巢 2 虎頭蜂與人類生活 虎頭蜂在人類社會及自然環境中,扮演特殊的角色。虎頭蜂捕食 小型昆蟲,控制自然環境中的害蟲族群,維持森林生態的平衡。虎頭 蜂訪花並吸食花蜜,同時達到為野生植物授粉之功能。從另一個角度 來看,虎頭蜂也捕食蜜蜂,是養蜂場的重要敵害。虎頭蜂攻擊在戶外 作業或從事戶外活動之人員,是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危險生物。本章 節以危害人類及環境生態方面來探討。 (一)危害人類 在臺灣 ,對人們威脅嚴重的虎頭蜂主要有 4 種,分別是分布在人 口聚集區域的黃腰虎頭蜂、分布山區的黃腳虎頭蜂、黑絨虎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