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用CAD三维解决设计疑难问题
巧用CAD三维解决设计疑难问题
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 杜东新
摘要 建筑是一门学科既是一件商品,也是一件艺术品。艺术Autodesk公司设计软件CAD也就是电脑辅助设计。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图形存放在电脑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电脑完成;由电脑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CAD的平面设计出众,但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换代,CAD设计软件打交道,上手最快且操对相对简单,可以方便快速的解决方案投标、施工下料中的疑难问题,如:三维表达、系统分析模拟、复杂加工图处理等。当项目愈加复杂时,诸如此类问题仅仅靠大脑的空间想象能力已经远远无法达到,甚至会以偏概全导致错误的发生,学会CAD三维设计,配合专业知识可以让我们快速而经济的对一套系统评判”项目此为案例,讲述CAD三维在系统模拟定型中的应用。该项目(图一、二、三、四)采用大角度扭转单元幕墙设计,难度很高,通过系统初选、确定分格、细部设计才能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为后期的施工设计提供基础。 立面图(图一)
平面图投影(图二) 三维平面图(图三)
局部层间三维放样(图四)
系统初选:扭转项目的设计思路有三种,A:有应力安装法(也有称冷弯法);B:空间框作法。C:鱼鳞板作法。以上几种作法各有优缺点,采用哪种作法更适合,取决于翘起距离(h)这类扭转项目的共性为:板块的第四点(指平面外的点),与板块另三点不共面,进而实现外立面的整体扭转效果。在CAD模型空间建立模型,对以上27个板块的放样分析,经统计数据(表略)得出,翘起距离(h)为一定值78.6mm,此值较大,如采用冷变作法,则面材及骨架要在强制外力作用
平面面板与空间框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五) 角部放大示意图(图六)
下达到如此大的变形才能实现建筑效果;由于玻璃为脆性材料,显然对材料的要求过高,且项目本身要求高造价不菲;如系统选用不当,导致板块破损,则会造成昂贵的后期维修成本,得不偿失,故系统初定采用空间框作法,到此第一步,系统初选基本完成。
分格确定:图五a、b、c、d在一个平面内,实际上就是面材的分格中心线,按节点的构造宽度,可以算出面材的实际大小,也就是施工图中的玻璃提料尺寸。a′、 b 、c′、d中只有三点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以d,b两条边确定的平面为基准,则a′、c′不在此平面内,对空间单元板块来说,a′相当于单元母竖框的分格高、c′单元上横框的分格宽;采用CAD三维设计对27个板块进行精确的放样,可以确定龙骨的分格中心线尺寸。到此第二步,可以断定,如果采用空间框作法,刚a、c两条边(也就是单元公竖料、单元上横料)室内外两侧要作梯形补偿条设计。对初期节点进行三维放样(此部位略),调整不合理设计,再次放样,得出如下细节设计要点。
细节设计
a.扭转单元排水坡度参数的设计,从图四的三维放样可以看出,板块分为内倾及外倾两类,与水平面最大夹角实测为14度,则单元系统设计要大于或等于此夹角,才能保证水的顺利外排(图七)。
单元横框示意图(图七) 单元横框示意图(图八)
b.室外侧扣板及室内侧梯形补偿条设计
图五的示意图也表明a′、c′单元母竖框及单元上横框存在三角形空隙,如果采用明框幕墙结构,这两条边要补偿,才能使平面玻璃与空间框更好的夹持固定,CAD三维放样铣加工后的形状如图九、图十示。
外扣板三维加工示意(图九) 梯形补偿片三维加工示意(图十)
c.扭转后单元横竖框交接面的三角形空隙的设计
扭转单元横竖框交接面为非垂直关系,故当各个面交界时,框料外轮廓间会产生三角形,对性能有影响的主要有如下几处:外立面横竖向装饰扣板,室内侧横竖龙骨交界处空隙的设计,插接位置空隙的设计,以上几处细节设计,仅有通过三维放样确定尺寸,才能解决幕墙系统上的关键问题,据此可以确定系统的选择是否可行。关于此部分的详细设计,本人在“大角度扭转(面)单元幕墙模拟设计”中有详细的阐述,本文不作过多说明。由此可见,此类问题如不借助于三维的设计,解决起来,难上加难。
d.扭转单元竖框的室内“甩尾“现象
CAD三维放样后发现,本层单元与上层单元有错位,如下图示:
空间单元室内效果(图十一) 常规单元室内效果(图十二)
从图十一、二可以看出,四个单元的插接竖逢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