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课内古诗词赏析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中考课内古诗词赏析复习

1、默写:归园田居(其三)(晋 ——陶渊明) 2、主要内容:写了诗人从事田间劳动的一些切身感受。 3、写作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劳动的愉快心情,表明自己隐居躬耕,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4、名句赏析1:衣沾不足夕,但使愿无违。(主旨句) “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名句赏析2:晨兴理荒秽,带月何锄归 (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5、艺术技巧:实景(首联)与虚景(颔联)相结合 1、默写:《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五言古诗) 2、主要内容:主要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眼:心远(心灵已经远离尘俗的牵缠) 3、写作主旨:表现陶渊明厌弃世俗、陶醉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4、名句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见山,闲适随意。表现了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合一的悠闲情趣。 5、艺术技巧:设悬念(前两句)、寓情于景 阅读陶渊明的《 归 园 田 居 》 1.请你通过想象,描述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所体现的情景;(2分) 然后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一情景。(1分) 2.我们学过多篇陶渊明的作品,你一定对陶渊明有所了解,请结合你对他的认识, 说说对“但使愿无违”中“愿”的理解。(3分) 天微微亮,我就早早起身去除草,一直到月亮升起,我才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 披星戴月 “愿”的理解:诗中指脱离污浊官场,返回自然,过喜爱的村居生活的心愿。 走近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为豪放派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 辛弃疾还有一首词《破阵子》,小序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他日夜梦求收复大好河山的壮志,原以此词与陈亮共勉。 人们本来是借酒消愁,一醉万事休。可是作者喝醉了酒,愁也未消,一心想着收复失地。他挑亮了灯,欣赏他的宝剑,思考着如何排上用场,发挥作用。在睡梦里,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八百里军营,将士们欢欣鼓舞,分享将军发给他们的烤肉。军中的乐器演奏雄浑悲壮的军乐。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沙场,准备出征。 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词) 2、主要内容: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 3、写作主旨:表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4、名句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可怜白发生:点睛之笔,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悲壮:壮中含悲,是一支失意英雄的慷慨悲歌)。 5、艺术技巧:用典 1、《西江月》(辛弃疾-南宋-词) 2、主要内容: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 3、写作主旨:抒发词人的闲适之情。 4、名句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词人在夜行中看到、听到这一切,他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词人的欣慰欢快(闲适)之情。 5、艺术技巧:寓情于景 寓静于动 1、默写:(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 2、主要内容: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 3、写作主旨: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4、名句赏析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巧借谐音,一语双关,既概括出诗人两次难忘的人生经历,又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处境中惶恐、孤苦伶仃的心情。 名句赏析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应该留下一颗赤诚的“丹心” 垂名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5、艺术技巧:叙事、抒情、言志融为一体、直抒胸臆、用比喻、对偶。 爱国诗——《过零丁洋》 1、默写(龚自珍-近代[清代后期]-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