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 一、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是一种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认识成果的说理论证的文体。 议论文既然要论说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使读者信服,那么,不仅要提出作者的见解和态度,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持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 什么”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三个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所谓论点,即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或主张。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 “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所谓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依据论据 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 描述或概括,这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哲学的基本原理、名人、格言以及成语、谚语等。 1、论点 2. 论据 所谓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等。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总之,议论文不分长短,皆须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这三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任务。 3. 论证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所谓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例证法 例证法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是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例证法。事例可以多举,也可以少举,但应注意详略适当和排列顺序。 由于例证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的,所以,为使结论正确,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个别事实必须注意应该是真实的、典型的。 (二)正反对比的方法 通过事物之间的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方法,就叫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 喻证法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叫喻证法。运用这一方法,推理能够深入浅出、道理说得明白、透彻,使读者容易接受。例如《拿来主义》一文中,在论述“如何拿来”时,就把外国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这种比喻的论证方法很具体、生动,新鲜别致,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道理,有助于读者接受文章的观点。 运用比喻论证进行说理时,比喻一定要贴切自然,毫不牵强,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 例段: 真理无须打扮,哪怕写在枯黄的纸张上,描摹在贫瘠的沙土中,甚至变成粗俗的谚语,它也会生辉。谬误,即使被刻上佛的银盘,铸入宫殿的金鼎,甚至冒充神的启示,也是黯然无光的。 (四)引证法 引证法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知的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个别性的论点,也就是所谓的“理论论证。” 恰当地引用经典性言论或名言,能够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例如《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在记述“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尤为关键”这一论点时,分别引用了马克思和邓小平的话作为论据进行阐明。 运用引证法需要注意: 第一 引证要准确,不要片面或断章取义。 第二 引证的内容最好是名人名言,以增强论 据的说服力; 第三 一般来说,不要引证过多,不能以别人 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 [例文] 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地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痛,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 ?不,是她的感情变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生命和感情的星体,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王二小 2.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附答案).doc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 小白兔和小灰兔.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数学月考试卷.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7课《斑羚飞渡》精练精析(含答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测试1.doc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版,无答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未打印).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课件.ppt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 (新人教A必修2)两直线垂直与平行的判定.doc
-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 选修1-2【本章整合】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课件).ppt
- (新人教A版必修1)安徽省淮北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课件:1-1-1-1 集合的含义 (23张ppt).ppt
- (新人教A版必修2)数学: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同步练习).doc
- (新人教A版必修3)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课件:1-1算法初步单元小结(20张ppt).ppt
- (新人教A版必修3)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课件:1.1.2-1程序框图与顺序结构.ppt
- (新人教A版必修3)数学:32古典概型(同步练习).doc
- (新人教A版必修4)数学: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示范教案.doc
- (新人教A版必修4)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测试题B.doc
- (新人教必修1)导学案:3.8.2征税与纳税.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