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优秀】历史选修三(配人民版)专题四+三+人类对和平的追求(共37张)探究.ppt

【2012优化方案+优秀】历史选修三(配人民版)专题四+三+人类对和平的追求(共37张)探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的理解,主要考查归纳、总结能力。②“参与阶层主要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是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参加,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不仅仅只有学生参加,排除②。 经典例题探究 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 “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 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全解全析】 审材料 本材料反映了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审设问 第(1)问要注意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具有层次性:反对一切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第(2)问应紧扣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应从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等方面回答,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扣教材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条理作答 (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速效提能演练 教材研读学案 经典例题探究 要点轻巧突破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速效提能演练 教材研读学案 经典例题探究 要点轻巧突破 返回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速效提能演练 教材研读学案 经典例题探究 要点轻巧突破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速效提能演练 教材研读学案 经典例题探究 要点轻巧突破 三 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要点轻巧突破 经典例题探究 教材研读学案 速效提能演练 三 课程标准 1.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2.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课程标准 教材研读学案 一、风雨兼程联合国 1.背景 (1)法西斯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引起了反法西斯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的深刻反思。 (2)人们日益感到,在未来国际社会中,必须创建一个新的_________来维护世界和平。 2.酝酿 (1)1941年的《____________》最早提出了这一设想,它的关于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的权利等有关条款,为后来制定《联合国宪章》提供了启示。 国际组织 大西洋宪章 (2)不久,苏联明确表示,战后要建立新的国际组织,保证持久和正义的________。 (3)1942年26国签订了《_____________》,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联合国”一词。 3.成立 (1)1945年6月,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2)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4.概况 (1)宗旨:维护国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