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探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诗进长安 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富有盛名的大诗人,一生创作有近3000首诗和800多篇散文,是唐朝最高产的诗人。白居易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刻苦,在他学士求学的时候曾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有一天白居易一宿没睡就是为了创作了一首诗“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写完这首诗后,白居易就带着他的随从去了长安城,因为他想去看看谁写的诗最好。 ???白居易带着随从一到长安城,就碰上了骑马去太师府的顾况。他听说顾况是当今有名的大诗人后,就告诉随从顾况就是他要着的老师,于是他们就去了太师府。他们来到太师府找顾况,守门的侍卫没让他们进去,并告诉他们那里没有顾况。白居易说一直要等到顾况出太师府,就在旁边坐了下来。他们来到一个老婆婆的面摊上吃牛肉面,老婆婆知道他们是来学诗,就说从来没有文人写过能让她们那些没读过书的人懂得诗,这一下就惊醒了白居易。?????? 他觉得以前写的诗都是给文人看的,以后要写给老百姓看得懂的诗。旁边有一位先生告诉白居易顾况在郊外有一处府邸,或许到那里可以等到他,于是他们就过去了。 白居易带着随从来到顾况府邸,府邸的管家怎么都不肯让他们进去,于是他们就只好等着。白居易看到附近非常美丽的景色,就写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并写了下来。他们终于等到顾况先生回来,顾况让他们进去了。 顾况问了白居易的来历,并告诉他们如今长安米贵,想要居住下来有点困难。白居易觉得只要能得到顾况的教诲,一切都值得,并把刚才做的诗给顾况看了。顾况看了他这首浅显易懂的诗后,大赞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诗,说白居易诗品很高。从此以后白居易为了让自己的诗文浅显易懂,把自己写的诗念给那些不识字的人听。很快,他就在长安城里出名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 《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是乐府诗叙事诗、讽喻诗。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读准字音 鬓 辗 辙 骑 敕 叱 将 chì bìn chì jì zhé niǎn jiāng 写准字: 鬓 辗 辙 敕 绡 绫 写作背景: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但是,《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什么是“宫市”呢?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常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唐德宗时改由太监直接办理,叫“白望”。他们不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