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热点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城镇化 热点资料

专家建议“县改区”应刹车 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中小城市是我国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截至2011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26.5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6.22%;地方财政收入达2.2609万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43.12%。未来20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加速进行的主要战场。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县级市是中小城市的中坚力量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杨中川指出:截止2011年底,全国369个县级市行政区域面积达125.64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08%。总人口2.461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5%。经济总量10.1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1.56%。地方财政收入达1.0863万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11.26%。县级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已经占据全国2206个中小城市的半壁江山。县级市成为中小城市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2012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前30强中,县级市占了25席。前10强中县级市占了9席。江苏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吴江市等县级市均进入GDP千亿元俱乐部。中小城市绿皮书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阶段,预计城镇化率到2015年达到52%,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但由于户籍、社保、就业、入学等一系列现实制约的存在,城市化质量较低,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人口压力相对较小,在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可以做到游刃有余。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中央从发展战略上进一步把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中小城市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未来20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要战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第九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也指出,当前中国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需要有新的投资热点和增长点,中小城市建设应当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首选发展方向。他说,中小城市发展面临难得的三大历史机遇,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将是中小城市发展的黄金期。郑新立表示,大城市“城市病”是中小城市发展的第一个机遇,这凸显了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二是当前稳增长、扩内需的宏观调控要求,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来讲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扩大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来扩大消费、扩大投资,从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止跌回升,为“十二五”(2011-2015年)乃至今后20年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中国能不能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在于中小城市的发展。他分析,中国城市人均GDP已达到1万多美元(1.25万新元),而7亿农村人口人均劳动生产力很低,要使中国人均GDP从目前的5000多美元进入到1.2万美元以上,关键是使农业劳动力尽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二、三产业,转移到城市,就可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也曾指出: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体。李君如认为,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在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小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我国健全城镇化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高度重视县级市的发展,已成为破解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县改市叫停已久,县改区轰轰烈烈。专家建议“县改区”应刹车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的重点方向主要有三。一是,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合理调整和优化大中城市行政区划结构,形成规模适度、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市辖区格局,推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二是,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推进城市设置标准和模式的改革创新,统筹规划,科学论证,适当增设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构建集约发展、布局合理的城市体系。三是,遵循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完善乡镇撤并,加强和改进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扎实推进镇改街道的调整工作。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有明确了我国将积极研究完善设立县级市的标准,把人口、经济、财政、税收以及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