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公司针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说明QA(102.7.11).PDFVIP

中油公司针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说明QA(102.7.1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油公司针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说明Q

中油公司 針對二氧化碳地質封存說明 QA (102.7.11) Q1 :中油公司二氧化碳注氣增產工作目前及未來作法? A :中油公司在減碳工作上,透過製程改善提高效率,並廣泛植樹、綠化環 境、投入再生能源研發等,多年努力已具成效,可符合國家碳排放減量 需求之規定。中油公司從事油氣探勘生產開發工作已逾 60 年,目前於苗 栗永和山所進行的 二氧化碳增產油氣研究工作,研究團隊秉持謹慎負責 的態度,以正確而安全的步驟循序進行技術發展,同時以本身在石油上 游工業的核心專業,於研究油氣增產可行性之同時,為全民檢驗認證這 項減碳技術的安全性, 以求獲得充足的科學證據,提供未來多一種減碳 方法的選項。中油公司認為惟有在主管機關與地方民眾同意、穩定供應 的二氧化碳來源,且政府政策支持等條件下,才有可能進行注氣增產工 作。 Q2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是否會有誘發地震的可能 ? A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係將二氧化碳注入既有的地層孔隙中,注入流體之壓 力並無誘發地震可能。再者,台灣地處板塊活動程度高之地區,千萬年 來不斷經歷大小規模之地震,每年平均有感、無感地震高達上萬次以上, 即使是民國 88 年的 921 大地震,主要的破壞變形均發生在地表,對於存 在地底下數千公尺深處的油氣構造並無逸漏,顯示油氣田的 地下構造並 不會因地表的 形變而發生洩漏,更不會因為地震就產生毀滅性的洩漏。 石油工業界在已瀕臨生產耗竭的油氣田,注入特定流體以增產油氣、提 高油氣採收已是 成熟技術,其中二氧化碳即為慣用的注入材料之一,這 種技術被稱為「二氧化碳驅油氣」(CO2 Enhanced Oil / Gas Recovery, EOR / EGR )技術,它同時具有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效果 ,因此中油公司因應 油氣增產目的及配合政府政策對封存二氧化碳技術可行性之研發需求, 在苗栗永和山 瀕臨生產耗竭氣田的油氣井進行增產可行性評估研究、環 境背景監測及地面設備測詴,但目前 並未實際從事注氣工程,所以絕無 誘發地震或洩漏的可能性。 1 Q3 :西 非喀麥隆尼歐斯湖為何會發生二氧化碳外洩事件 ,與二氧化碳封存是 否相關 ? A :1986 年西非喀麥隆尼歐斯湖二氧化碳外洩事件則 完全是另外一個情形, 該湖是一個很大的火山口湖,水深兩百公尺,因為湖水很 深,換氣率差, 由於湖底缺氧,累聚了大量二氧化碳,而湖下方的火山又緩緩釋放熱量, 將湖底湖水加熱,當熱到一個程度,湖底的熱水上湧,湖面的冷水下沉, 整個湖水上下對調,湖底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因此外洩;而該湖為一盆地 地 形,四面環山,重量較重的 二氧化碳,遂沿地面向湖的四周散佈,導致睡 夢中的居民與牛羊窒息而死。』【摘自 102/06/29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碳 封存沒那麼可怕」(作者為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魏國彥教授)】反觀二氧 化碳地質封存技術,則須審慎評估地下儲層的 安全性,在封存過程中有完 善的壓力、溫度、環境背景值、二氧化碳濃度、水質成分變化與微震等的 嚴密管控,這一技術沒有引貣大量噴發之風險 ,兩者間差異極大 (詳如表 一)。 表一 喀麥隆尼歐斯湖 (Lake Nyos )事件與地質封存技術之比較 喀麥隆尼歐斯湖二氧化碳 外洩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 CO2 來源 由火山活動持續產生,成份複雜 自排放源捕獲 逾千公尺厚地層並包括不透水之厚頁 蓋層 200 公尺深之湖水 岩層 儲存層 湖底 岩層孔隙中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