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C.原料 D.市场 A A B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经过哪些调整?带来什么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转移国(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转移对象国(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推进工业化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 2、从东亚地区来看,举例说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该重点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产业。 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中,有怎样的分工和合作? 1、按照图5.14,产品生产的哪些环节产品附加值高,为什么?哪个环节产品附加值低,为什么?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加工环节,设计和销售往往为发达国家垄断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思考:结合图5.13、5.14分析发达国家通常将哪个阶段 的产业及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通过讨论我们发现产业转移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利的。 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对此你作何价?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思考:图片反映了产业转移的又一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思考:图5.15反映了什么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随着日本的企业向国外转移, 失业率也节节升高。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分布 对转移国: 增加失业人口 对转移对象国: 缓解就业压力 综合四个方面的影响来看,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的影响都存在利弊两方面。只要能抓住机遇,经济才能蓬勃发展。 讨论课本P97活动题: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以及课本p100的活动题。 P97“活动”点拨: 1、图5.16直观的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1)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不正确。珠三角、浙江能源、原材料缺乏,没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今后应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础的技术改造,开拓高新技术工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东北属老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今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楷书部件书写训练探究.ppt
- 5.1世界文化之旅-教学.ppt
- 4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探究.ppt
- 4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李广启探究.ppt
- 4可行性之数据字典.ppt
- 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及其验收标准第六部分探究.ppt
- 5.1数字电路概述探究.ppt
- 4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决策探究.ppt
- 5.1透镜(娄底).ppt
- 5.1透镜探究.ppt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