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 游离态(单质): 化合态(化合物): Ag, Pt, Au Fe, Cu, Na等绝大多数金属 磁铁矿 Fe3O4 赤铁矿 Fe2O3 黄铁矿 FeS2 金属矿物(一) 钛铁矿 FeTiO3 含硫,易污染空气,不用它炼铁 金属矿物(二) 铝土矿 Al2O3 赤铜矿 Cu2O 孔雀石 Cu2(OH)2CO3 1.反应装置 炼铁一定要用到co (1)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点燃酒精喷灯(2)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3)停止对氧化铁加热 (4)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2.实验步骤 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请回答实验中涉及5个的问题: 实验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儿CO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CO与空气混合物爆炸。 1 .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CO后点燃酒精喷灯? 2 .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 3CO + Fe 2O3 高温 2Fe + 3CO2 3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 请试着写一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实验结束时,继续通CO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生成的铁,在较高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CO参与的反应尾气一定要处理(点燃或用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 5 .尾气中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为什么要处理呢?你有哪些好的方法来处理它呢? 原料: 铁矿石(赤铁矿)、焦炭、石灰石、空气 四、铁的冶炼 设备: 高炉 过量空气 焦炭 焦炭 高温 高温 赤铁矿 高温 CO2 CO Fe 反应过程: 原理:高温下用 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把铁反应 出来。 (1) (2) (3) 高炉示意图 过量空气 焦炭 焦炭 高温 高温 赤铁矿 高温 CO2 CO Fe 反应过程: (1) (2) (3) (1)C+O2=CO2 问题:原料中焦炭作用是什么? 答: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和 生成一氧化碳。 试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C=2CO (3)Fe2O3+3CO=2Fe+3CO2 点燃 高温 高温 生铁与钢的比较(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他们的含碳量的高低不同) 铁的合金 生铁 钢 C% 其他杂质 机械性能 用途 2%~4.3% 0.03%~2% Si、Mn、S、P (较多) Si、Mn、S、P (较少) 质硬而脆、无韧性 坚硬、韧性大、 可塑性好。 制造机械、交通工具等 制铁锅、暖气 机床底座等 3C+2Fe2O3 = 4Fe+3CO2 高温 H2 C 练习:请写出H2和C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3H2+Fe2O3 = 2Fe+3H2O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CO 1.活泼金属(如K Ca Na Mg AI) 电解法: 2Al2O3 = 4Al+3O2 2.一般金属(如Zn Fe Sn Pb Cu) 热还原法: Fe2O3+3CO = 2Fe+3CO 3.较稳定金属(如Hg Ag) 直接加热法: 2HgO = 2Hg+O2 4.稳定金属(如Pt Au) : 直接以单质形式存在 通电 高温 加热 五、冶炼金属的常用方法(了解) 炼铁原理的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操作步骤 (1)操作顺序:先通 CO,再加热,防止玻璃管中空气与 CO 混合加热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然后继续通 CO 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铁在高温下被氧化。 (2)尾气处理:因 CO 有毒,不能排到空气中,要用酒精灯 将 CO 点燃而除去。 3.实验现象 红色的氧化铁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末 端管口产生蓝色火焰。 [例 1]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 B.通一氧化碳 (3) Fe2O3+3CO=====2Fe+3CO2 (3)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