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小麦“蟹脚芒“基因的单体分析
.巷传 HE冬乒p1TAS些丝迎些2三红匕卫之巴丝绝
普通小麦“蟹脚芒”基因的单体分析
费炎灵 童一 中
上(海师范大学生物学系遗传学枚研室)
“蟹脚芒”小麦是从八倍体小履麦中一,,与普通小麦晋革早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架的新品种。“蟹嘟
芒,,/卜麦的芒型“蟹脚芒”是一种新发现的芒性性状。本文对c‘脚芒”小麦的芒性性状作了详细记载,并
运用中国春单体系统’。‘”对“蟹脚芒”性状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
关键词:小麦,麦芒,单体分析
麦芒是一种较易识别的性状,它具有绿色 因,1个决定钩芒的基因。
组织,气孔和维管束,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材料 和 方 法
器官。Asana和 Mani,报道:无芒小麦产量
的16多来自麦穗,而有芒小麦产量的26-35多 一()材料
来自麦穗。因此,芒性性状也是一种对产量有 本研究所用中国春小麦单体系统,系引自
直接影响的性状s7〔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小麦的艺型,一般分为无芒、顶芒和全芒。 “蟹脚芒”小麦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孙善澄
早在本世纪初B:iffen[61就曾对芒性遗传基础作 研究员提供。“蟹脚芒”小麦系远缘杂交后代,
过研究,他将小麦无芒品种与长芒品种杂交,得 亲本组合为 〔(中一5X晋革早)Fs1。其系谱见
出无芒是显性。Watkins和Eilerton[12,在小麦 图 1。
芒性遗传上,作过广泛的遗传学研究,指出有, “蟹脚芒”小麦在广西南宁、山西大同等地
个主要基因 B(,,bi,B,,A,Hd)或可能有6个 种植多年,未发现芒性分离现象。我室引种后,
主要基因决定芒的发育。不同的基因组合产生 连续3年也未发现芒性分离。因此,“蟹脚芒”
不同的芒型。基因B为芒的抑制基因,基因A 芒性性状的遗传是稳定的。
能促进芒的生长,基因 Hd为产生钩芒的必要 中国春小麦二体,21份单体及 “蟹脚芒”小
条件。他们认为在纯合子中,有其中任何2个 麦于1984年 11月种植于本系农场网室。1985
或所有3个基因 Hd,B;和 B:的植株将是无 年4月中旬将中国春小麦去雄,授予 “蟹脚芒”
芒的;仅有 1对显性基因的植株将是顶芒或钩 小麦花粉,6月份收获F:杂交种。 198,年 11
芒;具有所有3对隐性基因的植株是全芒的。 月种植杂种F1986年6月收获 F:种子并于
小麦非整倍体系列的建立,促进了芒性遗 当年11月种植,1987年5月观察F,芒性分离
传的研究:3,4,8]。单体分析、缺体分析及代换系, 现象。
单端体系的运用,将芒性基因指派到特定的染 二()研究方法
色体上,有的还定位到染色体臂甚至作出了染 单体确定的标准,参照童一中等仁2,。
巴体图。迄今为止,已发现了18个与芒性遗传
有关的基因,分别位于7个同祖群 H(emoeolo- FeiYanlingetal.:A MonosomicAnalysisof
Xie一JiaoAwnGeneinCommon wheat (Triticuin
gousgroup)的 15条染色体上,其中12个是 aestivum L.)
艺促基因或艺表现的修饰基因,,个艺抑制A 本文于 198夕年1月 12日收到。
明尼2759(美)又合作呼号 华东,号x阿勃 惫()
有(芒) 无(芒) 无(芒)
克强X南大2419 欧柔 智()XF.
有(芒〕
FAX天蓝倡麦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