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考论张杰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的代表人物.DOC

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考论张杰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的代表人物.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考论张杰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的代表人物

  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考论   张杰   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的代表人物缪公恩(1756-1841),是嘉庆、道光年间东北诗坛的“盟主”和“泰斗”[1],后来的研究者称其为“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期以前最负盛誉的东北著名诗人”[2],而且声名远播邻国朝鲜。今天沈阳市内有一条路名叫翰林路,即得名于缪公恩的曾孙、光绪朝翰林进士缪裕绂。以往的研究限于史料的不足,对缪氏未能从科举家族的角度进行研究,面且存在比较多的错误。本文根据近年新发现的缪氏族人光绪朝会试朱卷履历,以及韩国史料中的记载,分别对缪氏的祖籍、缪公恩与朝鲜使臣交往事迹,以及缪氏家族的文化传统进行考论,进而说明缪氏对东北地方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   一、缪氏家族先人事迹考   缪氏在清代隶属于盛京(今沈阳市)汉军正白旗,同其他旗人一样,以武功起家。缪氏在文化上取得声望,来自其族人缪公恩。然而,东北地方文献对缪公恩事迹的记载十分简略,民国年间编纂的《奉天通志·缪公恩传》全文如下:   缪公恩,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礼山之孙,廷玢之子,官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善书能诗,精篆刻,工写兰。幼随父宦游江南,与阳湖洪稚存交最契。洪赠诗有“邂逅得识张季鹰,雅志不复矜飞腾”句。丁外艰,奉母家居。兄弟七人,析爨时家产悉让诸弟,止留城宅一区。晚年写兰,以诗酒自娱,家计艰而名益著。朝鲜使臣有过沈阳者,以不识兰皋为恨。著有《梦鹤轩诗钞》正、续二十四卷,《诗余》一卷,《楳澥杂著》一卷。诗钞传观多散失,今止存初订本诗二千八百余首,有《题兰稿》一卷行世。[3]   对于缪公恩的家世情况,文中仅有“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礼山之孙,廷玢之子”这17个字,除了了确认他的旗人身份之外,连他的祖籍在哪里都没有说清楚。由于史料记载的缺失,以致有些学者在研究缪公恩时,不得不凭借着个人想像去描述,试见下面两个实例。   一是《东北古代文学概览》:   他出生于沈阳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世代为官,又是书香门第,祖籍当是辽北。高祖武翼公,曾祖朝议公名具未详。祖父缪礼山、父缪廷玢皆是朝廷命官,具体职位未详,当是州县一级官吏。[4]   二是《沈阳历史人物传略》:   缪公恩出生于一户封建官僚家庭。其祖父缪礼山、父亲缪廷玢,都曾为官,又是一户书香门第。这样一种富裕的家庭,使其从小便受到很严格的文化教育,具有较浓厚的传统文化根底。[5]   这两位研究者撰写的缪公恩家世情形大致相同,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缪公恩出身于“书香门第”;二是祖父缪礼山、父亲缪廷玢“当是州县一级官吏”;三是“祖籍当是辽北”。而考诸新发现的缪氏家族史料,证明这三点内容完全是错误的。   笔者从近年台湾出版的《清代朱卷集成》一书中,找到了缪公恩后代缪延祺和缪裕绂(后改名缪润绂)于光绪年间参加会试时填写的履历表,为解决缪公恩的家世问题找到了最权威的答案。据盛京汉军正白旗人缪延祺光绪庚寅(1890)恩科会试朱卷履历记载,其家世与主要事迹如下:   始祖得懿。   太高高祖礼山,字五峰,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河南道监察御史,特简江南苏、松、太仓兵备道,转安徽庐凤道、陕西榆葭道,钦命河南布政使司布政使。   太高祖廷玢,字质夫,历任甘泉、金坛、溧阳等县知县,升授高邮州知州、江苏海州直隶州知州。   高祖公恩,字楳澥、原任盛京礼部助教官。著有《题兰稿》行世,《梦鹤轩诗钞》俟刻。诰封奉直大夫。[6]   由缪延祺会试朱卷履历可知,缪公恩是他的高祖父。缪公恩出生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他的祖父缪礼山官至河南省布政使司布政使,官阶是从二品,在清代属于政府高级官员;他的父亲缪廷玢历官至海州直隶州知州,官阶为从四品,属于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中级地方官员。因此,缪公恩出身于清代高级官员家庭,而不是“州县一级”的低级官员之家。   缪公恩的祖父缪礼山、父亲缪廷玢虽然均为清朝官员,但是并没有取得科举功名。缪公恩本人生前担任过盛京礼部八旗官学助教官,他的曾孙缪裕绂在《梦鹤轩楳澥诗钞·跋》中又提到缪公恩“秋试累见屈”,即参加乡试屡次落第,缪公恩是应当有生员功名的,而按照清朝士人刊刻朱卷之惯例,“凡有科名官阶封典著述者,均在其名下附载”[7]。缪公恩的官阶、封典、著述都有记载,惟独未写科名,他的功名可能是花钱捐纳的监生,故其后代有意不载。此外,缪公恩兄弟辈有8人为监生,即:缪公偀、太学生,缪德音、太学生,缪德馨、附贡生,缪德恳、贡生,缪德布、太学生,缪升平、附生,缪公杰、太学生,缪德余、太学生。他们都是凭借雄厚的家产靠捐监取得“太学生”功名的,因此缪公恩家族在当时称不上“书香门第”。   关于缪公恩的祖籍,有的学者认为“当是辽北”,原因出自缪公恩的两首祭祖诗。其一题为《恭谒高祖武翼公墓》,诗注曰:“地名吊弓沟,在开原县东一百六十里,清河之南,东去鹰鹗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