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浙江养济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
清代浙江养济院研究
——侧重经济形态的考察
黄鸿山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养济院是清代浙江普遍设立的官办社会保障机构,以救助孤贫为职能,救助内容为向孤贫提供
栖身之所和衣食之资。养济院主要由财政支持,亦得到社会捐助及资产运营收益补助,经费来源较为稳定,
可以长期发挥救助功能。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乾隆以后清政府还动用耗羡收入增收额外孤贫,使得养济院
的受惠面有所扩大。但养济院也存在救助规模有限、救助标准不高及贪污腐败、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其救助
功能受到很大影响。
关键词:清代;浙江;养济院;孤贫
作者简介:黄鸿山(1977— ),男,江苏兴化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
社会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江南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收支与运作研究”(项目编号:11CZS037)
的阶段性成果。
( )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502-0182-09 收稿日期:2014-09-15
养济院是清代设立最普遍的官办社会保障机 顺治五年(1648)诏书要求:“各处养济院收养鳏
构之一。本文以清代浙江省为具体案例,从建设 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有司留心举行,月粮依
概况与管理办法、救助对象与救助内容、经费来 [1]卷41《顺治五年十一月》
时给发,无致失所。” 此后清廷多
源、成效与局限等方面着手,对养济院进行集中 次复申条令,养济院建设在全国各地陆续铺开。
考察,以冀从区域的角度加深对传统社会保障机 清代浙江养济院设置较为普遍,除建置较
①
构的了解。 晚的石浦、南田二厅外,各地均有设置养济院的
记录。各州县通常在治所设立养济院一所,但同
一、清代浙江养济院的建设概况与管理
城而治的州县常合设养济院。如杭州府仁和、钱
办法
塘二县和绍兴府山阴、会稽二县均是如此。设置
清朝建立之初,即沿袭前代旧制推行养济院。 完备的养济院由门、厅和住房等建筑组成。慈溪
①以往学界对清代养济院多有涉猎,如王子今等《中国社会福利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
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这些著作或多或少涉及养济院。相关主要论文则有
王兴亚《明代养济院研究》(《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3期)、刘宗志《浅析清前期的养济院制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4期)等。
··
清代浙江养济院研究
县养济院有“廊屋四层,每层九间,中为厅,外 貌,并秤准银封,挨次点名给领”。即州县官须与
[2]卷2《建置一》
为大门,计三十六间” 。乾隆十四年 教官、武官共同散放孤贫救助款项,相互监督。每
(1749)镇海县养济院重建后,有“七架房屋正房 值散放之期,巡抚将委员“猝至该县抽查”,办理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