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叶片弹簧及应变计 - Mipaper.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叶片弹簧及应变计 - Mipaper

第三章 葉片彈簧及應變計 3.1 葉片彈簧介紹 葉片彈簧是將許多相同材料 、寬度 、葉片厚度 ,但是不同長度的長條型板狀 金屬所構成類似樑 (beam )的型態 ,主要用於重型車輛的懸吊系統 。依型態的 不同主要分成懸臂 (cantilever )、橢圓 、半橢圓的形式 。懸臂式是指一端被夾持 住 ,而另一端不夾持 ,而負載是作用於未夾持端 。橢圓 、半橢圓式是將葉片彈簧 中央彎曲成適合的形狀 ,使葉片彈簧能夠允許更大的變形量 。圖 3.1 為常見的半 橢圓式葉片彈簧 。 圖 3.1 半橢圓式葉片彈簧 30 依截面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如圖 3.2 所示[SAE, 1962] : 圖 3.2 葉片彈簧截面型式 依葉片末端可以分為四種如圖 3.3 所示[SAE, 1962] : 圖 3.3 葉片彈簧末端型式 31 A ‧的方式最省錢但是會造成葉片間壓力的集中,而且理論上與均勻應力彈簧相 差較多 。 B ‧的方式壓力分佈稍微有改善 ,而且比較接近均勻應力彈簧 。 C ‧的方式非常接近均勻應力彈簧的形狀,壓力分佈較均勻且可以減少葉片間的 摩擦力 。 D ‧的方式與 C ‧的方式類似 ,差別在於製造方式 。優點是接觸面積較大 。 依 spring eyes 可以分為九種如圖 3.4 所示[SAE, 1962] : 32 圖 3.4 spring eyes 型式 A ‧的方式最常使用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用第二片葉片彈簧來提高強度 。 B ‧的方式常用於軍用車輛 ,萬一主葉破裂時還可以支撐 。 C ‧的方式常用於火車或是卡車後輪 。 D ‧的方式有時候才會使用 ,如果需要用第二片葉片彈簧支撐還是使用 A ‧ 的方式較好 。 E ‧的方式是在長度或變形量在一般情況下受到限制時使用 。 F ‧的方式使負載集中在主葉中央 ,使得與車體相接的地方較不易壞掉 。 G ‧的方式是裝設的地方如果要使用 B ‧的方式,但是由於空間不夠無法裝設時 使用 。 H ‧的方式利用焊接來增加強度 。 I ‧ 的方式用於火車上 。 33 根據 SAE[SAE, 1962] ,葉片彈簧受力的分析是根據以下的條件 : a ‧應力正比於葉片彈簧葉片厚度與曲率改變值的乘積 。 b ‧曲率改變值正比於彎矩與面積慣性矩的比值 。 c ‧應力正比於葉片厚度與彎矩的乘積 ,與面積慣性矩成反比 。 表 3.1 是 SAE Handbook 中關於不同型式葉片彈簧所提出的應力關係式 。 表 3.1 葉片彈簧應力公式 N :葉片個數 w :葉片寬度 t :葉片厚度 R0 :未受負載時的曲率 (負值) R :受負載時的曲率 (正值 ) E :楊氏係數 f :變形量 S :應力 P :負載 34 在葉片彈簧中心夾持的區域會受到最大的應力 ,而表 3.1 的公式所指的應力 則是針對此區 。除了一般常見的半橢圓式葉片彈簧外 ,也提供懸臂式葉片彈簧的 關係式作為比較 。另外也提供了應力與應變 、變形量 、負載之間的關係 ,由應力 1 1 與應變的關係式中 ,可以發現如果曲率改變值固定 ( ),那麼應力的改變 R R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