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第六课出师表国学常识一、四史二、前后出师表三、中国古代.DOCVIP

第二册第六课出师表国学常识一、四史二、前后出师表三、中国古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册第六课出师表国学常识一、四史二、前后出师表三、中国古代

第二冊 第六課 出師表 國學常識 2 一、四史 2 二、前後出師表 2 三、中國古代三大抒情文 3 四、樂不思蜀的阿斗 3 作者面面觀 4 一、諸葛亮的抱負與風度 4 二、草廬對 4 三、軼聞掇拾 4 段落大意 5 注釋補充資料 6 形音義彙整 7 一、義近詞語 7 二、同義成語 8 三、一字(詞)多義 9 四、有關諸葛亮的歇後語 10 修辭纂要 10 一、映襯 10 二、借代 10 三、鑲嵌 11 四、錯綜 11 延伸閱讀 11 一、歌詠諸葛亮的詩篇 11 二、後出師表  諸葛亮 12 考題觀摩 14 國學常識 一、四史 書名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作者 西漢 司馬遷 東漢 班固 南朝 宋 范曄 西晉 陳壽 體例 紀傳體通史 紀傳體斷代史 紀傳體斷代史 紀傳體斷代史 卷數 一百三十卷 一百二十卷 一百二十卷 六十五卷 編修 私修 私修 私修 私修 時間 自黃帝至西漢武帝 太初年間 西漢高祖至王莽篡漢 東漢光武帝至獻帝禪讓魏朝 魏、蜀、吳三國史事 內容 本紀、世家、列傳、表、書 本紀、列傳、年表、志 本紀、志、列傳 魏志有紀、列傳,餘僅有列傳 價值 通史之祖 紀傳體之祖 兼具文學價值 為斷代史之祖 記事詳贍 兼採眾善,成一家之言 為後漢正史 裴松之注雜引舊籍,散佚之古書多存於此,價值極高 二、前後出師表 出師表:是出兵打戰前,主帥寫給君王的奏章。 篇名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 寫作時間 建興三年 建興六年 寫作背景 諸葛亮平南方益州、永昌、珜河(珜,音ㄧㄤˊ)、越雋四郡叛亂,解除後顧之憂。此時曹魏兵敗於祁山,孫吳兵挫於石亭。諸葛亮乃於建興五年率軍進駐漢中,準備北伐曹魏,奪取涼州,出師前上此表。 魏明帝攻打吳國,吳主大敗曹休。諸葛亮認為曹魏 關中地區虛弱,應可出兵。但因街亭失守,朝中大臣懷疑此次出兵,故諸葛亮上表,強調敵人已弱,不征戰是「坐待而亡」,直陳伐魏必要與迫切性。 戰役結果 因為馬謖失守街亭而告失敗。 因糧盡退兵,無功而返。後出師表中的「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語,正氣凜然,流芳千古。 主旨 勸誡後主「親賢臣,遠小人」以鞏固根基,解除北伐的後顧之憂。 以審時度勢,力排眾議,重申北伐討賊之義為主旨。 出處 見於三國志,昭明文選選錄只稱出師表,無「前」字。 不見於本傳,亦不見於昭明文選和諸葛忠武侯文集,只見於裴松之注所引,引文後說:「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後人疑為偽作。 三、中國古代三大抒情文 篇名 出師表 陳情表 祭十二郎文 關係 君臣 君臣 叔姪 作者 諸葛亮 李密 韓愈 時代 三國 蜀漢 三國 晉初 唐 內容 以前朝老臣自居,試圖藉先帝的殊遇來爭取認同。 勸勉後主尊賢納諫,親賢臣,遠小人,以興復漢室,表明出師圖報之忠忱。 以淒涼的身世博取同情,試圖延緩出仕的時間。 歷敘祖母對己之大恩,及己報祖母之大義。 寫與姪子十二郎,情同兄弟,始相依,繼相離,瑣瑣敘出,而以教嫁子女作結,安死者之心。 用四十二個「汝」字表達作者與已逝姪兒間親近的想念。 特色 忠摯深切之情,語語從肺腑中流出。 字字從肺腑流出,至性至情,自然流露。 句句插敘自己,作一疑一信波瀾,情哀語質,悱惻無極。 共同點 為中國抒情文之傑作。 評價 宋 謝枋得於文章軌範中引宋 安子順之言:「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 宋 謝枋得於文章軌範中引宋 安子順之言:「讀李密陳情表不墮淚者不孝。」 宋 謝枋得於文章軌範中引宋 安子順之言:「讀韓愈祭十二郎文不墮淚者不慈。」 四、樂不思蜀的阿斗   「樂不思蜀」的典故起源於三國時代。劉備去世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字公賜,小字阿斗,生於東漢獻帝 建安十一年(西元二○六年),卒於晉武帝 泰始七年(西元二七一年),年六十五。劉備卒時,後主即位於成都,年方十七。阿斗是個愚笨無能的人,起初因有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輔佐,所以沒有什麼大問題。後來這些賢人相繼去世,蜀國也就很快地被魏國滅了,劉禪因此投降被俘。   他投降後,被安排到魏國京城許昌居住,封為安樂公。有一次,魏國大將軍司馬昭請他喝酒,當筵席進行時,司馬昭說:「安樂公,您離開蜀地已經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別安排一場富有蜀國地方色彩的舞蹈,讓你回味回味!」   這場舞蹈跳得劉禪身旁的部屬們非常難過,更加想念家鄉。唯獨安樂公 劉禪依然談笑自若,絲毫沒有難過的表情。司馬昭問道:「你還想不想回西蜀的家鄉呢?」劉禪答道:「這裡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麼捨得回西蜀國呢!」 作者面面觀 一、諸葛亮的抱負與風度   三國志:「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 崔州平、潁川 徐庶 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魏略:「諸葛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 石廣元、徐元直、汝南 孟公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