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借符号,吟咏诗韵.doc
巧借符号,吟咏诗韵
如何更好地加强诗文诵读呢?有经验的朗读者往往在分析体味诗歌的过程中做些符号标记,以清楚准确地记录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地提醒自己朗读时对语气语调的把握。我们把这些标记称作“朗读符号”。目前,朗读符号还不像标点符号那样,有着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可以本着切实可行、益于朗读和便于操作的原则,拟定一些朗读符号辅助诵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曾做过此类尝试。在必修三“祖国土”专题“颂歌的变奏”版块的“文本研习”中,教材曾向学生介绍过六种常用朗读符号,分别为“?重音”“/停顿”“→平行语势”“?J上行语势”“?K下行语势”“―延长”。这些朗读符号有效地辅助学生诵读该版块的现代诗歌。可不知什么原因,改版后的苏教版教材却将该项内容删去。这项有益的尝试没有进行到底,实在可惜。
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入“朗读符号”这一特色内容,并努力将之应用于诗歌教学,以便更好地辅助学生吟诵出诗歌的韵味。下面我将以《将进酒》为例,介绍朗读符号在诗歌吟诵教学中的运用。
《将进酒》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第一首诗歌,这一单元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以指导学生学会吟诵诗歌为主要教学目标。所谓因声求气,是指我们首先要掌握诗歌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所谓“吟咏诗韵”,是指我们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外,更要用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情绪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为引导学生更好地诵读《将进酒》,我尝试引入了诗歌节奏、诗歌韵律、语调高低、语音轻重、语速缓急五类朗读符号。
一、诗歌节奏符号
郭沫若曾经说过:“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节奏会把人的感官牢牢牵于诗歌当中。会把读者的思绪的顺序及过程控制在诗歌所要表达的范围内,不会外泄,也不会偏颇。读者可以通过节奏把诗歌中最为深层次的情感展露于外。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每句有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每句有四个节拍,“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人们习惯于用停顿符号“/”来划分节奏。据此,学生便将诗歌节奏划分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读着读着,有同学就提出异议:这首诗酣畅淋漓,豪情万丈,一词一拍停顿过多,节奏缓慢,无法读出李白的那种豪放之情。于是大家反复诵读探究,最终后将诗歌节奏划分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三四三四三”的节拍不光加快了节奏,诵读出两组排比长句挟天风裹海雨的气势,还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咏叹韵律。
二、诗歌韵律符号
诗歌的韵律主要体现在平仄和韵脚上,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去声和入声。韵脚是诗歌中句末押韵的字,要读得适当长一些,响亮一些。非韵脚的句末字要读得轻缓一点儿,以使上下句音节和谐,整首诗琅琅上口,产生独特的音韵之美。我选用了“▲”“?”两种符号,“▲”为平韵韵脚,“?”为仄韵韵脚。寻完韵脚后,学生们吃惊地发现这首诗居然有六类韵,分别为:
1.来、回(押平水韵中的上平十灰韵);
2.雪、月;
3.来、杯(押平水韵中的上平十灰韵);
4.生、停、听、醒、名;
5.乐、谑、酌(押平水韵中的入声十药韵);
6.裘、愁(押平水韵中的下平十一尤韵)。
探究过后,学生惊喜地发现:韵脚的变化往往也意味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开篇描写壮观的黄河水一去不回,暗含诗人时光易逝的悲叹;随后由人生苦短的悲伤引发及时尽欢的感叹;进而提升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和“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举;接着诗人频频举杯劝酒,酒酣耳热之后,狂放高歌;歌声中,诗人愤怒地喊出:“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情感由狂放转为激越愤懑;最后愤怒之极的诗人彻底癫狂了,提议典裘当马,一销万古愁。六类韵分别照应着诗人六种情感变化:慷慨生悲――转悲为欢――自信豪放――激越愤懑――愤极而癫。可以说,把握了韵脚的变化,也就间接把握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三、语调高低符号
语调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某种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不同语调感的诗歌,赋予了诗歌不同的韵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吟诵《将进酒》,我们可在了解诗人情感变化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语调来演绎。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情感态度的不同,语调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J),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愤怒、惊叹等语气。
2.降调(?K),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