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闰秒的由来-中国民航大学
物理知识
闰秒的由来
袁海波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中国科学院时间频率基准重点实验室 710600 )
DOI:10.13405/ki.xdwz.2015.02.015
1.时间是什么 于天文观测保持的时间尽可能协调一致。
悠悠岁月,时光荏苒,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发展 2.原子时秒长缘何而来
都是沿着一个重要的参考轴线连续进行的,这个参考 原子钟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目前常用的原子
轴线就是时间。那么到底什么是时间,人们如何来计 钟有氢原子钟、铯原子钟和铷原子钟,其中地面守时
量时间呢? 型原子钟一般采用氢原子钟和铯原子钟,铷原子钟更
时间的产生与人类生活无关,但时间计量和应用 多的应用于卫星或其他对性能指标要求略低、体积和
都是源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人类最早认识的时间 功耗要求苛刻的环境。无论哪一种类型原子钟最终给
单位不是 “年”,也不是 “月”,而是周期性更加明 出的原子时尺度都是以标准秒长为参考,那么这个标
显的 “日”,人们对黑暗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因此 准秒长是如何确定的?当前国际单位制中秒是如何定
太阳的东升西落在人们认知中就尤为深刻,人类通过 义的?
观测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逐渐产生了 “日”的概念。 回答上述问题,必须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时间系统,
“日”的概念形成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通 这些时间系统包括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真太阳时、平
过对日的累加计数产生了 “日期”的概念,进而通过 太阳时和世界时,以及以地球公转为基础的历书时。
对 “日”的细化形成更加精细的时间间隔,比如时辰、 2.1 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①②
时、分、秒等。那么什么是时间,虽然哲学意义上时 在古代,通过观测太阳得到的时间叫做真太阳时,
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但到底时间的概念如何定义, 例如古人发明的观测太阳常用的圭表、日晷古天文仪
直到如今仍然没有一个可以让广大科学家普遍接受的 器。在天文学上,把真太阳连续两次通过观测地点子
描述,不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将时间理解为时刻和 午线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真太阳日。然后向上累加获
间隔两部分,间隔就是一个计时单位,时刻就是间隔 得月和年,再向下细分获得时、分、秒,形成真太阳时。
的累加值。 最初人们认为地球自转运动是均匀的,而事实上
现代的时间保持以原子钟产生的秒长为基础,通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并不是一个圆,而是一个椭圆,
过秒长的累加实现标准时间的时刻,而原子时秒长作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导致的地球公转速
为基本单位的确定是源自于人类社会生活,通过天文 度并不是均匀的。另外,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
观测实现的。原子时秒长标准一旦确定下来,就应该 面也不垂直,这使得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地点反映
保持不变,由于原子时秒长不受地球自转周期变化的 到太阳的位置变化速度不同。因此,在这一年当中,
影响而可以做到连续稳定的运行,就会使原子时和天 真太阳日就不会一样长,秒长也就没有固定值。
文观测的时间系统逐渐脱离联系,在天文观测、深空 人类认识到这个问题大约是在17 ~18 世纪。当
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造成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 时时间计量精度已经达到秒级,人类发现地球自转运
问题,使得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的时间系统可以适用 动并非均匀,也就是真太阳时是不均匀的。不过这一
各类用户的需求,并延续时间测量与天文观测的渊源, 问题的合理解决直到19 世纪才由法国科学家完成。
国际社会通过对原子时的修正,也就是通过闰秒机制 1789 年,法国针对当时度量衡存在的混乱状况,建议
(增加或减少)使得基于原子时秒长保持的时间与基 法国科学院成立特设科学委员会,确定新的计量标准。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