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盗应用
RFID介紹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 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 將一極小的IC晶片貼附於商品上,利用射頻技術將IC內儲存之辨識資料傳遞至系統端 電子標籤(Tag) 被動式 主動式 半被動式 讀取器(Reader) RFID相關影片 RFID無人圖書館 RFID無人商店 RFID冰箱食物管理 RFID實際應用在超市 會自己跑的圖書館椅子 大綱 RFID歷史發展 RFID主要特色 RFID應用領域 RFID國內外應用實例 RFID主要元件 RFID安全問題 RFID驗證過程 RFID歷史發展 RFID最早被應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空軍的敵我辨識系統(Identify Friend or Foe),避免誤擊己方戰機,是一種是長距離的主動式RFID系統。 2001年智慧卡晶片供應商Infineon、Motorola、Microchip、Philips等發表全系列RFID晶片。 2003年美國國防部率先使用RFID於軍事裝備上。美伊戰爭中,大量使用了RFID技術,來追蹤受傷士兵或一般民眾的身份、狀況和位置。縫於袖口上的RFID晶片,其資料可藉由手持設備進行讀取,識別病人,也允許醫生在晶片上增加、修改或製作新的治療記錄。 2004年美國大型零售商Wal-Mart已率先要求其最大的100間供應商在運貨用的包裝箱和貨箱架導入RFID系統,促使零售業的供應鏈模式更有效率並降低管理成本。 RFID主要特色 非接觸式的無線傳輸(穿透性) 可同時讀取多個標籤 對數據的讀寫性 容易小型化和多樣化的形狀 可重複使用 可儲存大量資料 耐環境性 RFID與傳統條碼比較 RFID tag成本 RFID應用領域 運輸物流: 盤點、控制、存貨、流通、防偽、物流運輸等。 零售業: 自動結帳、智慧型貨架、補貨提示及倉儲管理。 製造業: 產品售後服務、保固、送廠維修等次數流程管理。 圖書管理: 圖書館租借、防竊管理。 門禁安全: 人員進出安全監控、身份識別。 防盜應用: 超市、圖書館等相關的防盜管理。 交通運輸業: 航空、高速公路、捷運等電子票卡收費系統。 醫療生技: 藥品、耗材、病患、危險物品或廢棄物回收管制管理等。 動物監控: 動物管理、動物識別、動物追蹤等。 服飾業: 顧客資料、喜好統計分析、倉儲管理。 聯合票證: 智慧型儲值卡、足球門票、多功能信用卡。 RFID國內外應用實例 美國國防部在軍用物資箱上設置RFID電子標籤,僅須幾秒鐘即可掌握物資狀況。 美國零售業龍頭Wal-Mart百貨公司,要求下游前百大供應商必須在交貨的棧板與紙箱上安裝RFID。 英國內政部利用RFID技術對抗資產犯罪,針對8種項目進行示範計畫,包括酒類、行動電話、船和輕便型電腦等。 英國航空業也進行試驗計畫,不再需要大排長龍的等待工作人員使用條碼掃瞄器,就可達到簡化流程提升效率,也可以有效追蹤遺失的行李。 日本政府對RFID技術標準進行研究,涉及電機、資訊技術和印刷業等多個領域。產業應用方面則包含電信業、家電業、服飾業、交通運輸業、圖書出版業及食品流通業。 香港最具代表的是香港八達通公司於1997年所發行的八達通卡,其應用範圍包括停車場收費、便利商店繳費、速食快餐店、電影院、自動販賣機、住宅、保全及校園安全維護系統等。 在國內最廣泛使用的就是捷運悠遊卡(目前發卡量已破千萬張)更是將RFID技術所發揮淋漓盡緻的功效,更因具有非接觸性、擴充性、重覆使用、耐久性等多重特性,非常適用於自動化或是惡劣環境中。 RFID主要元件 RFID tag類別 RFID使用頻率 RFID使用頻率 RFID國際標準 國際上的RFID標準包括三大陣營,為ISO系列、EPC系列及日本的UID系列。 目前,EPC標準在案例方面和企業支持力度方面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已經成功地實現從Gen1到Gen2的演進,許多符合Gen2的產品已經面世。 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電子產品碼 標頭:為EPC碼的第一部份,主要定義該EPC碼的長度、識別類型和該標籤的編碼結構。 一般管理者代碼: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為一個組織代號,也是公司代碼,並負責維護結構中最後兩組連續號碼。 物件類別碼:在EPC編碼結構的角色為辨識物件的形式以及類型,也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 序號:連續號也同樣具有單一的特性,賦予物件類別中物件的最後一層,使得同一種物件得以區分不同個體。 構想源自於麻省理工學院:一項關於自動化辨識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的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1999年成立Auto-ID Center,以零售業為出發點的構想下,成功研發EPC。 2003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