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doc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关于吟咏春雨主题作品丰富多彩,有人因春雨细伤花而怜花惜春,有人因春雨绵绵抒发离别相思之苦,有人也借描绘春雨表达苦闷之情,而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不仅借着赞美春雨来抒发自己喜悦之情,同时也显现出作者爱民情怀,成为吟诵春雨作品的绝妙佳作。
关键词:春雨 《春夜喜雨》 爱民情怀 和谐
在我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春雨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抒情载体。有的诗人会因春雨伤花而怜花惜春――“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枝上三分落,园中二寸深。”(白居易《惜落花》);有的诗人因春雨绵绵而抒发离别相思之苦――“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也有诗人借雨抒发心中愁闷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而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对春雨描写,却是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喜悦之情。
一.“及时雨”映射出农耕文化
作为生命之源的春雨,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农民进行耕田、播种等农事必须要依春雨来的早晚、多少而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风调雨顺成为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共同的期待。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气象灾害无法像今天那样用仪器技术精准测量出来,只能向他??心中的“神灵”祈祷,保佑庄稼能像往年一样丰收,春旱求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琴瑟击鼓,以御天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b我士女。”《诗经》中这段文字记载就是先秦时期人们祈求上天降雨的庄重场面。[1]此后,北宋时期苏轼在《喜雨亭记》中描绘出人们因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甚至把建筑名定为喜雨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出春雨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春夜喜雨》是作者在历经“安史之乱”以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生活第三个年头写下的。当时的杜甫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亲自躬耕于田地之间,农耕的生活拉近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也使诗人有机会亲身体会农民耕作之苦。对于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春种、秋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而其中春雨又成为关键因素――决定着他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之种”是否能够在秋天获得丰收。诗人深知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在完成播种后,与其他农民一样期望有一场绵绵春雨为干涸土地带来滋润,让希望的种子得以萌发。当这场春雨如约而至地到来时,不仅缓解了人们迫切等待春雨的心情,更重要是缓解了春旱,滋润了禾苗成长。所以,诗人才称这场雨为“及时雨”、“好雨”。首联中“知时节”,好像一下子就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好像似乎很通灵性一样,知道人类农作活动需要它,所以一入春便发生了。诗人赋予雨于主观意识与精神,使雨从“无知”变为“有知”,进而丰富了这场春雨“好”的内涵。表面上说是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实则是暗含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怀,这时的杜甫与其说他是一个诗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使他的诗歌作品总是多少都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影子。农耕文明为古代优秀诗歌发展的提供了成长土壤,而在文人诗歌创作中也不乏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印记,《春夜喜雨》正是折射射出是古代诗人对农民的怜悯之心。
二.“细柔雨”尽显和谐之美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和”的思想和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和”是理想社会状态的重要特征。我国春秋时期的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主张里都包含有“和”文化因素,如儒家强调“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在这里儒家强调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应该崇尚自然,依据客观规律从事劳动生产活动。[2]简而言之,所谓的“和”,就是适度原则,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小出生在“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里,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的“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不仅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而且杜甫也把这种思想带到了诗歌创作中。《春夜喜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具体体现在:
首先,诗歌内蕴上调突出人与自然的统一。颔联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点明了春雨发生的时间、对春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最重要的是这里体现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潜入夜”不仅表明春雨选择在晚上悄无声息来到身边,使得人们能够在甜美的睡梦中去消除白天耕作的疲劳。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春雨选择在白天来临,那么就会耽误农民进行农事的进程,而且也会使加重农民劳动的负担。所以在杜甫笔下春雨是一个通人性的精灵,能够“主动协助”人类进行耕种。对句中的“细无声”,一个“细”字就点明春雨适量,常言道:“雨露滋润禾苗壮”,正是这场“恰到好处”的春雨才能起到滋润万物效果――它像是一个天然的花洒,滋养着每一株嫩绿的禾苗。作者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春雨这种默默奉献、不张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_T28004.2-2021纸尿裤第2部分:成人纸尿裤》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8004.2 - 2021纸尿裤 第2部分:成人纸尿裤》最新解读.pptx VIP
- 2024《字节跳动科技公司企业文化研究(附访谈)》17000字.docx
-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精品学案.pdf VIP
- 一种船用机械化电缆拉放闭环滑轮工装及施工方法.pdf VIP
- 2025年云南中职生高考医学类专业理论测试卷真题 .pdf VIP
- 充电站施工方案.docx VIP
- ISO 3758-2023中文+英文-纺织产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pdf
- 新解读《GB_T 39391-2020女性卫生裤》.docx VIP
- LS产电伺服L7系列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