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生菌中毒汇编
野生菌中毒急救
内容导学:
夏季是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一、概述
1. 食用野生蘑菇后发生损害人体器官的不适症状,称为急性毒蕈中毒。把这些蘑菇称之为毒蘑菇。毒蘑菇又称为毒蕈、毒菌、毒茸等。
2. 早期认识毒蕈中毒、在窗口期及时正确的处理,多数能痊愈,一旦发生多脏器损伤、衰竭可危及生命。
3. 一般说,含毒蘑菇外观比较艳丽,但也有些品种外观上与可食的无毒野生蕈相似,易被误采食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毒蕈中毒,于 2001 年 9 月1 日发生在江西永修县,有 5000 人中毒。
4. 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按各种毒蕈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型:
⑴胃肠炎型———包括毒红菇、红网牛肝菌、墨汁鬼伞(图 1);
⑵神经精神型———包括毒蝇伞、豹斑毒伞、角磷灰伞菌、臭黄菇,云南常见的是牛肝菌(图2);
⑶血液毒型———鹿花菌(图 3);
⑷中毒肝病型———包括褐鳞小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图 4)。
二、毒性及毒理
1. 原浆毒素主要有毒伞肽和毒肽两大类。
2. 毒肽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肽类能损害心、肝、肾、脑等实质脏器,尤以肝、肾为甚。
3. 毒肽类作用于肝细胞的内网质,作用快,大剂量在 1~ 2h 内即可引起死亡;
4. 毒伞肽类主要作用于肝细胞核,有可能抑制RNA 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原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虽然作用较慢,即使在大剂量时,15h 内也不会致死,但毒性甚强,死亡率很高。
5. 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引起光过敏性皮炎的是叶状耳盘菌(毒木耳)(图 5)。
6. 其他毒素:如吃了墨汁鬼伞同时喝酒,除了恶心、呕吐、面红、心悸、手肿胀、四肢发麻等中毒表现外,其口内有金属味为其特征。其中含有的毒素也不清楚。
三、临床表现
1. 肠胃炎症状:主要由拟是乙酰胆碱的毒蕈碱引起,胆碱能神经受体兴奋,潜伏期 0.5~6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可伴有水、电解质的失衡与周围循环衰竭。
2. 神经精神症状:由神经致幻素引起,潜伏期 1~6 小时。表现除肠胃炎症状外,主要有头晕、矮小幻觉、幻视,谵妄,部分病例有迫害妄想,甚者呼吸抑制、昏迷;尚有多汗、流涎、流泪、脉缓、瞳孔缩小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3. 溶血症状:由溶血素引起,潜伏期 6~12 小时。表现除肠胃炎症状外,主要有畏寒、战粟、发热、急性贫血貌、腰腹痛、黄疸、解酱油色尿等严重症状,可有肝脾肿大、红细胞、血色素下降、总胆红素和脂溶性胆红素升高。
4. 由毒伞肽类的原浆毒素引起多种脏器损害症状
⑴临床过程可分为 6 期:
①潜伏期:6~72 小时,多在 24 小时内发病。
②肠胃炎期:症状持续 1~2 日缓解。
③假愈期:继肠胃炎症状缓解后,给人以病愈感觉,但其毒素进入脏器与靶细胞结合,抑制 RNA 聚合酶,致细胞迅速坏死,进行性功能障碍。轻型病人可逆转进入恢复期。
④内脏损害期:中毒后 1~5 日(平均 2~3 日)出现以肝、肾、脑、心为主的内脏损害,以肝为甚,表现为肝区痛胀,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改变,可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肝缩小、黄疸加深、烦躁、意识模糊,甚至肝昏迷。可并发 DIC。肾脏、心脏可
同时受累,发生功能衰竭、心律失常。
⑤精神症状期:多在内脏损害后出现。病人烦躁不安、谵语、抽搐、惊厥、昏迷,多死于呼吸衰竭。部分病人精神失常,数日后逐渐安定。
⑥恢复期:经 2~3 周后,病人肝功能好转,症状逐渐减轻,4~6 周多能痊愈。
⑵监测指标
①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球蛋白等。建议中毒早期每 8~12h 检查一次,一旦上述指标急剧恶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②ALF 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出凝血功能等。血小板计数呈进行性下降提示肝脏损伤严重;而 PT 延长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升高是急性肝损害的敏感指标,它们在 ALT和 AST 升高之前已有所改变。
③肝性脑病的分级判断:包括意识、行为、智力、神经体征及脑电图检查等。
④其他:包括生命体征、肾功、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分析、血糖、尿量等。发生肝性脑病时可监测血氨浓度及颅内压。
⑶重症肝损害的判断
①肝功能指标短期内急剧升高,以黄疸和转氨酶为主;
②血小板快速下降;
③出凝血功能迅速异常;
④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上述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