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洁生产评价2013-9-27.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清洁生产评价2013-9-27

参考网站 中国环境标准网/ ISO14000与清洁生产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ISO14009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20~ISO14029 环境标志标准 ISO14030~ISO14039 环境行为评价标准 ISO14040~ISO14049 生命周期评估 ISO14050~ISO14059 环境管理的术语和定义 ISO14060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ISO14061~ISO14100 备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 (ISO) 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 组织厂内物料循环 改进产品体系 必要的末端处理 改变工艺和设备 实现清洁生产途径 /v/b/6100713-1309427612.html 苏州工业园区 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 清洁生产 利在千秋 第四章 清洁生产评价 4.1 清洁生产概述 4.2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4.3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第一节 清洁生产概述 一、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重新定义是: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清洁生产的分析时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 生产中废弃物的产生过程 机器人自动喷涂 二、国际国内清洁生产的发展 1990年 美国联邦政府 “污染预防法”。 1991年2月 美国环保局 “污染预防战略” 瑞典1987年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荷兰在利用税法条款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利用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 二、国际国内清洁生产的发展 1994年成立国家清洁生产中心 2002年6月2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第三章第十八条:“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国内清洁生产的发展 清洁生产所提环保措施建议,应是从源头围绕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和减污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 国家发改委网站/ 前瞻性 壳聚糖纤维无纺布 壳聚糖纤维束 壳聚糖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甲壳素纤维等生物质纤维列为鼓励类。 国内清洁生产的发展 三、清洁生产评述 国家环保部推出的清洁生产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该项目在生产工艺、装备选择、资源能源利用、产品设计使用、生产过程废弃物的产生量、废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做的非常好。 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名单(43家) 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1、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原材料—生产—产品—废弃物处置全过程。 2、体现污染预防思想 3、容易量化,数据易得 4、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3、产品指标 4、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5、污染物产生指标 6、环境管理要求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废水产生指标 废气产生指标 固体废物产生指标 单位产品的新鲜水耗量 单位产品的能耗 单位产品的物耗 销售 使用 寿命优化 毒性 生态影响 可再生性 能源强度 可回收利用性 原材料指标 产品指标 资源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 [例] 某建设项目水平衡图如图所示(单位:m3·d-1),问项目的工艺水回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污水回用率分别为多少? 1 600 380 600 200 1 600 50 排放 800 800 150 01 90 400 中和 90 排放 180 污水处理站 排放 200 100 200 200 700 20 冷水池 净水装置 生产线2 冷却塔 600 锅炉 生活用水 生产线 图 某建设项目水平衡图 解析:图中有的环节不是串级重复使用水量,仅表示一个过程。 工艺水回用量为(400+600)m3·d-1,工艺水取水量为(200+200)m3·d-1,所以该项目的工艺水回用率=1 000÷﹙1 000+400﹚×100%=71.4%; 重复利用水量为(1600+400+600)m3·d-1,取用新水量为(100+200+200+200)m3·d-1,所以该项目的工业水重复利用率=2600÷﹙2 600+700﹚×100%=78.8%; 间接冷却水循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