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必修1) 2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君主专制加强;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
相权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胡惟庸弄权,使相权和君权矛盾激化。;思考:明太祖为什么废除丞相制度? ;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相权过重
相权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胡惟庸弄权,使相权和君权矛盾激化。
措施:明太祖 1380年
诛杀现任丞相
废中书省和丞相
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胡惟庸案大捕杀;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相权过重
相权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胡惟庸弄权,使相权和君权矛盾激化。
措施:明太祖 1380年
诛杀现任丞相
废中书省和丞相
以后不许再设丞相
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代后期政治大势;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
内阁的出现与发展
明太祖——“侍从顾问”
明成祖——“参与决策”
明宣宗——“票拟权”
明神宗——“大权尽归”;明太祖;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
内阁的出现与发展
明太祖——“侍从顾问”
明成祖——“参与决策” (出现)
明宣宗——“票拟权”
明神宗——“大权尽归” (一时)
评价: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议一议;;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清初的制度
仿照明朝内阁、六部制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制
——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帝设南书房
——皇权得到了加强
雍正帝设军机处
——完全集中于皇权;;军机处的设立;思考;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对包括皇帝在内的人的因素形成一定的制约。从技术和操作性上看,古代的这一制度体系,比较有效地维持了统治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在统治集团中吸纳社会精英,形成较高素质的官僚队伍,其中有些方法和措施,如政府机构的权力配置与相互制约、科举选官的操作方式等,已经达到了非常精致的程度,不乏可供现代参考借鉴的成分。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 推行绝对君主独裁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君主英明干练,精力过人。不幸是明代自太祖、成祖两帝后,两百二十年间,除孝宗弘治十八年颇有小康局面外,其余均属庸愔荒怠之君。宦官与权臣遂应运而生,与君主独裁互为表里。在这种混乱的情势下,士人阶级对政治有了不同的反应,激荡交汇而酿成党争。宦官、权奸、党争三者虬盘根缠的发展中,再益以流民与边患,大明帝国便如摧枯拉朽一般被覆亡了。
——李定一《中华史纲》 ;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原法》;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指清朝)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方面
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对经济、文化发展起过一定促进作用
消极方面
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秦朝(形成);早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1.有人统计,在洪武十七年,从9月14日到21日的八天之中,内外诸司奏札达1160件,所言之事有3391件。这样算下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实行八股取士
C.组建特务机构
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2.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 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3.废除丞相制
文档评论(0)